胡大老爺眼見著來人是東瀛使團,壓根理都懶得理,直接扭頭回了亭子自顧自的喝茶去了。
說白了,那就是真一點顏麵都不給對方留啊。
對麵那身型矮小跟個大馬猴似的使團團長,眼見著胡大老爺這番作派當場氣得臉漲通紅。
可此情此景,他半句多話都不敢講。
因為這裡是應天府,是離著城門口隻有三裡地的善地。
更彆說還有一旁虎視眈眈,感覺軍功馬上要到手的一眾軍士呢。
沒錯,胡大老爺早早的就安排禮部之人拉了一批軍士出來。
還不是那些巡街的廢物,而是京營之中調出來的彪悍戰將。
當時胡惟庸就跟他們說明白了。
“調你們過來,一是顯擺顯擺咱大明的武德充沛、大國氣度。”
“另一個嘛,你們來了以後,若是見著有使團炸刺甚至作亂的,直接下重手!”
“出了事兒本官擔著,立的功勞本官不要,反正那殺的是外賊、蠻夷,立下的是軍功,如何?”
這話一出,一應過來陪著吹冷風的將士們哪有不答應的。
畢竟誰不知道胡大老爺雖然不是宰相了,但曆來信譽杠杠的不說,關鍵是如今哪怕不是宰相了也能扛事兒啊。
因此,一應軍士們,此時看著這群咬牙切齒的小矮子,那可就是如同看到了行走的軍功一般。
不怕你炸刺,你炸刺咱就收拾你!
打完你還要上報軍功。
也不知道是這幫子軍士的表情、神態太過駭人,還是東瀛來的小矮子自己想明白了。
他們還真就偃旗息鼓了,老老實實、一聲不吭,壓根沒走完接待程序就灰溜溜的進城了。
而他們也成了眾多使團當中,唯一一個連迎接程序都沒走完的使團。
到這兒,使團迎接一事兒便乾得差不多了。
而胡大老爺也因為這高麗、東瀛的兩次操作,徹底在各國使團裡揚名了。
對於胡惟庸的身份,他們稍稍一打聽便能知道。
隻是,他們現在都在驚奇。
為何這位天朝的重臣,對他們其中一些國家這麼不太友好?
尤其是東瀛和高麗這兩個國家的使臣,弄明白胡惟庸的身份,並且聽完城裡邊流傳的各路消息以後,無不戰戰兢兢的。
媽耶,這等大佬,怎麼就跟咱們對上了呢。
但凡能來大明的,不管身份高低,那至少絕對是他們國家之中統治者的心腹。
並且,一定是個聰明人。
而聰明人有一個習慣,那便是喜歡多想。
尤其是麵對眼下這等怪異的局麵、胡惟庸的區彆對待,他們想不多琢磨一二都不可能啊!
於是,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待在驛館裡老老實實的,生怕惹怒了大明。
朱元璋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整個人都楞了半晌。
不是,胡惟庸這接待工作,做得這麼彆具一格嗎?
正巧朱標要去禮部,朱元璋便讓朱標去問問!
他現在就想知道,胡惟庸胡大老爺究竟是怎麼想的?
難不成真就不在乎邦交問題了?
這可是大明的顏麵啊!
大明爸爸沒啥理由也不好意思衝著這幫小崽兒下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