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遊街後的第二天,殿試的結果終於張榜公布了。
這次就不是張貼在貢院門口了。
作為本屆科舉的最後一關,同時也是授官的最後一關,殿試的榜單是直接公布在皇城門口的。
而對這個榜單感興趣的人,簡直不要太多。
一眾百姓、學子,早早的便等候在了那裡。
等到皇城之中出來的內侍把榜單張貼好以後,便一擁而上趕緊看了起來。
第一張榜單,很簡單,隻有三個名字。
這便是狀元,榜眼,探花!
前三名之所以要專門挑出來,那就是因為在科舉之中,這前三名和後麵的壓根不是一個檔次的。
哪怕同為甲榜,那也分成了一甲和二甲。
這不,二甲的名單公布了。
可一張榜單上好幾十個人。
說白了,二甲隻叫進士,可一甲卻是叫進士及第啊!
這含金量的區彆難道還不明顯?
意思就是一甲是能光宗耀祖的,二甲就照顧自己吧!
當然了,三甲就更加不行了。
同進士!
同就是類同、差不多的意思!
明麵上看,三甲似乎也挺不錯的了,怎麼說也是一路考過來,僅僅隻是在殿試上栽了跟頭而已。
朝廷也是把他們當進士看的,不然怎麼叫同進士呢?
可實際上,屁!
說白了,既然叫同進士,差不多是個進士,那反過來想不還是差了點嘛!
這也是為何同進士被叫做如夫人了!
因為啊,甭管怎麼叫的好聽,如夫人不就是小妾嘛!
那可不就是當夫人的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
因此,這一放榜,不少學子就在那兒放聲哀嚎了!
不怪他們哀嚎,實在是殿試的時候隻公布了一甲的三名進士及第。
而二甲、三甲的名單壓根沒公布。
所以一應學子固然知道自己最差也是個三甲,但一甲沒希望的情況下,誰還不指望一下二甲呢?!
結果,這一屆科舉的最後一張榜單把他們最後一絲希望都給破滅了啊。
一眾圍觀的百姓、學子,有人喜有人悲,但鬨事的是一個沒有。
開玩笑,在皇宮門口鬨事,幾個腦袋夠砍啊!
不過眾人此時也在議論紛紛,尤其是了解內裡規矩的更是在猜測這裡邊要出多少英才。
一甲的進士及第,是直接授官的,翰林院修撰是狀元的,後麵的是翰林院編修。
而二甲則是要再考一次,然後擇優成為翰林院庶吉士。
至於三甲,榜單公布以後等待吏部分配到各州府以及六部,說白了,慢慢等唄!
不過,看到這張榜單,卻是有人提出了疑問。
當初陳近南和韋小寶兩人,憑借著在醉風樓的詩詞,可謂是名揚應天啊!
怎麼如今,卻是消失不見了?
如今看來,兩人早已經落榜了啊。
應天城之中,不少人對陳近南和韋小寶惋惜,覺得兩人詩才無雙,隻是運道不好,沒能高中!
多少有些惋惜了!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再次欣賞到對方的詩詞!
隻有解縉和方孝孺知道,哪有什麼陳近南和韋小寶?!
那倆名字後麵,站著的乃是真正的大明巨佬胡惟庸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