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五章胡大老爺怎麼可能不成功?
李懷仁看了眼上首的朱標,見對方臉帶些許微笑,可一雙眸子卻冷冷的看著自己不見半點情緒。
這讓李懷仁混身一個激靈。
不好!
自己這些小手段,貌似又被看破了!
李懷仁這會兒多少有些應激了。
娘的!
為毛你們這些當大佬的,甭管是年紀大的還是年紀小的,一個個的都跟妖孽似的?
怎麼就這麼輕易就能一眼看穿咱這點手段啊?
咱真就這麼不堪?
不過,這些也不過是李懷仁心中的吐槽罷了。
他這會兒反正目的已經達到了,朱標也沒明著挑破他,那他就乾脆當做不知道。
“陛下,於微臣看來,這科技,絕對是有利的!”
“哦?何解?”
“陛下,此事其實微臣在問及王爺的時候,就提出過一個問題,科技到底是什麼?”
“科技可有什麼能如王爺所說的那般改天換地能力的器具出現?”
“當時王爺的回答是,有兩件事,稱得上是改天換地。”
“其一,便是農具的不斷更新迭代,犁、耙、鋤、鏟,這些東西的存在,讓原本的刀耕火種進化到了精耕細作!”
“這一工具的出現,不僅讓天下百姓有了飽飯吃,更讓王朝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可以說,這些東西,看似在日常生活當中並不起眼,好似隨處可見,但,他們的作用,卻不能否認。”
朱標若有所思點點頭,喃喃的感歎道:“原來這便是科技?”
李懷仁可沒聽到朱標的感歎,他反而談興大發的繼續說道。
“陛下,這第二個微臣眼中影響深遠的科技發明,那便是紙張!”
“此物出現之前,竹簡、龜甲、錦帛,這些東西才是記錄文字所用之物。”
“可這些東西,有的貴重、有的麻煩、有的難以攜帶和保存,可以說各有各的缺點。”
“以至於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各路學說何等的繁華,可真正流傳下來的寥寥無幾。”
“這其中固然有焚書坑儒等原因,但更多的,還是因為文字的記錄、抄寫、傳播實在是太難了。”
“若這紙張早些出現,那些諸子百家傳承之人,難道就不會多準備幾套?”
“不說門下學子人手一套,至少這多準備個幾套以免傳承斷絕還是能做到的吧?”
“也正是這紙張的出現,讓學問、知識的傳承變得容易了起來,更讓我漢家文華愈發的璀璨了!”
“於微臣看來,這便是科技改變生活、改變時代的一個明證!”
“微臣雖然還不曾到王爺所說的天工坊任職,更不曾接觸那些個天工坊裡的工匠,可微臣想著,既然王爺都拿出這等力氣來推動此事了,那多少也該有些動靜才是。”
“不說那些流傳千古的大事兒,哪怕隻是改進一下耕種的工具或者其他的工具,那也是一番功業不是?”
聽完李懷仁這一番長篇大論,朱標久久的沉默著。
這些東西,實際上胡大老爺都說過。
甚至胡大老爺說得還更加的透徹。
因為他幾乎點明了科技要發展的方向以及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利弊。
但李懷仁今日這番話,卻給了他更多的觸動。
因為李懷仁方才舉的兩個例子,他太過熟悉了。
無論是農具還是紙張,他從小就接觸過啊。
往日裡覺著習以為常的東西,如今按照李懷仁所說的換個角度去看的話,倒是多了幾分不一樣的光彩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