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家父子幾個最終吵出來的結果,倒也沒太離譜。
畢竟,朱元璋固然是想為大明開創一番能流傳下去的‘祖製’!
可他針對的可都是自家孩子!
總不能什麼好事兒都是朱標的,而總讓朱標這些弟弟們扛雷吧?
偏心可以!
畢竟嫡長子繼承製是朱元璋定下的。
但若是偏心得不管不顧了,那就會出大問題的。
因此,朱元璋倒也沒‘逼迫過甚’,反倒是眼見著幾個兒子激動得不行之後,主動往後退了幾步。
當然,也僅此而已了。
他朱元璋夙來好麵子,能讓幾步出來,那便已經是父子情誼超水平發揮了,還想咋地?
他朱元璋不要麵子的?
所以,最終這父子幾個還是把償還倍數定在了五倍!
同時,幾個皇子還爭取了一個十五年的還款期。
畢竟,若是按照朱元璋所說的建國三年開始還,然後七年時間全部還清,那誰都沒把握能全部還上。
萬事開頭難,本就是最需要錢的時候,還大把大把往外掏銀子,這誰扛得住?
朱樉、朱惘、朱棣三兄弟,那可都是不說文武雙全,那也是在政務和軍伍之事上超過其他兄弟一大截的猛人。
所以他們很清楚,一個國家建立之初,那絕對是最窮的時候。
畢竟,他們可是親眼見證了大明的建立的,他們可太知道這十來年他們的父皇是如何的殫精竭慮了。
可以說其中至少有一半的時間,他們這位父皇是在為了錢的事兒發愁。
也正因為他們知道建國之初會碰到多少困難,所以他們當初才會各種鬨騰也要多弄點錢來著。
現在倒好了!
原本以為是自己的建國本錢的錢糧,如今居然要還不說,還要翻了好幾倍的利息?
這尼瑪投資便負債了還得了?
這誰扛得住啊?
所以,他們想不鬨騰都不行。
但,有一黑一,他們這幾個小崽子再怎麼鬨騰,在朱元璋的的壓製下,又能翻出什麼浪花呢。
這不,朱元璋這會兒死咬著十五年五倍的償還標準,半點不打算鬆口了。
“好了,你們這麼吵是吵不出個結果來的!”
胡大老爺眼見著這父子幾個似乎真火都快吵出來了,當即站了出來。
而胡大老爺一開口,這所有人的注意力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嗯,惟庸你有何想法?”
“不如你來說說?”
朱元璋對於胡大老爺那自然是尊重的。
況且,他也不想跟自家兒子真的撕破臉來著。
能有胡大老爺站出來,那無疑是最好的。
不僅朱元璋這麼看,其實其他人也是這個想法。
“伯父,您有何想法?我等兄弟洗耳恭聽啊!”
“對對對,伯父,就指著您了!”
看著激動的朱樉、朱棣幾兄弟,胡大老爺也是無語了。
不過,倒也沒多說什麼。
“你們幾個的顧慮老夫知道,無非就是擔心建國初期,本就是錢糧短缺的時候,這時候若是還抽調銀錢去償還債務,會引發國內的一係列問題,可對?”
三兄弟忙不迭的點頭。
想不承認都不行,這事兒,其實就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