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小二的事情,到此,就告一段落了。
裡裡外外、上上下下都給他安排得服服帖帖、妥妥當當,他還能翻天是咋地?
真要是在這種情況下,他還能喝酒何處問題來,那算他利害!
而藍玉的後續也沒出乎胡大老爺的意料。
好家夥,在天天用老王安排的藥方滋補的情況下,居然人都瘦了一大圈。
這擺明了是天天有人敲骨吸髓呢。
不過,不要緊!
老王給他把了把脈,斷言沒傷著根源,不過是少了些精氣而已,算不得大事。
繼續!
而胡大老爺也是這麼安慰藍玉的,‘萬箭齊發必有一中’不是麽?
質量上差了點,那就拚數量!
隻要數量上去了,就算是碰運氣,那也得碰出來啊。
而且,彆看藍玉天天被關在了院子裡,但他終究是混跡軍伍多年的老將。
他在軍中的人脈,對軍伍的了解,那絕對不是胡大老爺能碰瓷的。
因此,明明他人都沒出去,可隨著他一封封書信送出去,一個個在軍中鬱鬱不得誌卻又有幾分本事在身的老軍伍,前赴後繼的來到了胡家莊。
這些人論年紀,那是一點都變年輕了,基本都是三十左右了。
若是放在大明,那自然是有些過了巔峰期了。
可對於胡老大爺來說,這個年紀恰恰好啊。
因為,他本來要的就不是什麼普通士卒,他要培養的是基層軍官啊。
這些人來自己這兒培訓個一年半載,那麼將來,一比二十擴充出去,一隻萬人的隊伍都能拉出來。
這可比一次性拉來萬人再去培訓動靜小多了,效率反而也更高。
而眼見著招人這事兒進展順利之後,胡大老爺的心思便放在建設上了。
尤其是在天工坊的一位窯工按照他所提供的思路用生石灰和粘土混合燒製成了土水泥之後,胡大老爺那血脈之中的基建之力,瞬間就炸毛了。
忍不住,壓根忍不了一點啊!
這土水泥都出來了,這要是不搞搞大基建,這不是白瞎了這麼好的建築材料了嘛!
乾!
在簡單的給一應人員展示了一下,水泥要怎麼攪拌、怎麼混合、怎麼施水、怎麼保養之後,胡大老爺的‘項目指揮部’便正式成立了。
正好,如今才剛剛二月底,按理來說正常年份的話,這時候應該開始準備春耕了。
可如今這天氣,還寒風嗖嗖的刮呢,這春耕哪敢開始啊。
所以,春耕的推遲就給胡大老爺帶來了一定時間的空閒。
趁著大家夥兒這會兒都有空,都來給老子乾活。
隻要這邊項目部開始運轉了,那麼,等這些人習慣了這集體勞動的節奏以及管理模式之後,之後的春耕,那也是可以參照大農場的方式進行集體耕種的啊!
真要是那麼乾的話,不僅省時省力,反而能進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呢。
想到這兒,胡大老爺弄‘項目指揮部’的興致又高了幾分。
而且,在胡大老爺看來,本次修建的項目,也不是什麼超大型項目。
不過就是去碼頭以及應天城的專用公路而已,算不得什麼大事。
哦,還有胡家莊內的商業街區建設!
二者加起來,若是在胡大老爺看來,那真不是什麼大事兒,可放在朱元璋等人眼中,他們人都看傻了。
這特麼得動用多少人力、物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