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臉理所當談的點點頭。
“算啊,怎麼不算?”
“隻不過,賞給你三萬畝之後,咱在這片土地上安排個軍營不行?”
“到時候在其他地方另補雙倍的土地,還得是良田給你,你覺著天下有幾人會有話說?”
朱元璋說這話的時候,那叫一個得意啊!
顯然,在他看來,這就是卡住胡大老爺脈門了啊。
可他沒想到,胡大老爺卻一臉的淡定。
“我還以為你真打算拋開麵皮不要了呢!”
“結果就這?”
“那你大可這樣乾啊!”
“隻要你占了食扈還的也是食扈那就沒關係!”
胡大老爺其實心裡膩歪得不行了。
可他還沒辦法在朱元璋麵前服軟。
因為這老登絕對是那種猛踹瘸子傷腿的。
他但凡能拿捏到一個人的痛處,那麼,他不會留著當做底牌,而是會當做平A,用了一次又一次。
至於說會不會影響雙方的關係?
他不在乎!
或者說,他在乎的不多。
因此,哪怕胡大老爺聽朱元璋這麼一說就覺著格外不爽,同時也擔心朱元璋真這麼乾,但他嘴裡卻說的那叫一個輕描淡寫啊。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看了看胡大老爺,似乎想從對方臉上看出這話的真假來。
但胡大老爺卻一臉淡定的看著台上朱雄英的宣講,似乎壓根沒把這事兒放在心上一般,簡直不要太淡定。
朱元璋疑神疑鬼的看了又看,最終還是咂咂嘴,沒好氣的說道。
“你還老說咱脾氣又臭又硬,你這脾氣不是跟咱差不多?”
“明明是你占了大明的便宜,怎麼到你嘴裡就成了理所當然了,連點好處都不肯放了?”
胡大老爺頭都沒回答道:“怎麼就不肯放了?”
“我不是早就答應了要給你老朱家留地方了?”
“那可是正正經經能傳承下去的好產業。”
“更彆說華夏國和大明國之間早有協議,應天城外這塊封地的財稅會跟大明分享!”
“這麼大的好處還不夠?”
“你這就是典型的吃著碗裡看著鍋裡,隻要見著好處了就想往自己碗裡撈而已!”
朱元璋被胡大老爺說得老臉微微一紅。
但這點紅色,幾乎轉眼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以他的臉皮,些許‘誹謗’,不過是過眼雲煙,隻有吃到嘴裡的好處才是真的。
不過眼見著胡大老爺這兒不肯鬆口,他轉而把視線放到了台上的朱雄英身上了。
其實也辛苦他這個太上皇了。
如今不僅因為身為華夏國首相的原因要處理華夏國日漸增多的各類政務,關鍵是,作為剛剛禪位成功的太上皇,他還得替朱標把關呢。
宮裡幾乎每隔一天就要送來大批朱標批複過的奏折。
朱元璋就得認認真真的一封封看不說,時不時的還要在上頭寫上自己的意見。
胡大老爺看過幾次,光是一眼瞄過去就覺著頭皮發麻。
好家夥,幾百字的奏折、幾十字的批複,他給人寫了千把字的意見塞裡頭。
先不說朱標那邊是個什麼感覺,胡大老爺就想知道,他朱元璋不累麼?
這是真的工作有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