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陽看向楊九環和韓易,說道:
“我當初以鸞鳴天鼎,探查過此山穀,溯源那道仙藤殘留的氣息,但卻找不到源頭。”
“師姐,韓道友,請。”
說完,李正陽臉色一正,手一翻,手心便出現了一座三足金鼎,赫然是他當初在深紅雷域中手持的那件仙器。
他手中仙力升騰,金鼎頂部有一道口子,有淡紅色的煙霧,從其中流轉出來,煙霧如有靈性,幻化為衣袍,落在李正陽身上。
韓易看了這座名為‘鸞鳴天鼎’的仙器一眼,以他的眼光,瞬間便有了結論,這仙器,乃是一階仙器。
其實,這才是正常現象,以真仙之力,雖可使用一階和二階仙器,但以普通真仙的修為,使用一階仙器,才是常態,到了資深真仙,才有足夠的仙力,祭起二階仙器。
“好,此山穀不大,那我們便各自探查,如有發現,告知對方。”韓易提議道。
李正陽和楊九環點點頭,表示同意。
韓易將青萍劍握在手中,邁步朝著選定的東北側而去,而李正陽走向南側,楊九環負責西北側。
這座山穀並不大。
這裡的‘不大’是對真仙而言,單論麵積,比得上玉衡界的一座仙城。
半空中,韓易眼眸並未激發無相火瞳,他晉升真仙後,古神體係在他戰力體係中起到的作用,已是變得極弱,無相火瞳全力施展,也就堪堪比得上他以仙力激發的真仙之瞳。
除此之外,神火戰體中的其他八門神術,作用也大幅度減弱。
可以說,如今的神術,隻能當輔助。
除非哪一天,他能從不滅境,突破至原初境。
收念斂神,韓易以真仙之瞳,巡探四周,迷瘴在他仙瞳之下,再無秘密可言,但在迷瘴之下,並無任何空間波動,也沒有古悟仙藤的絲毫線索。
足足探查了六個時辰,以各種辦法都探查過,甚至仙識深入地下百裡之地,都沒有任何發現,韓易才停了下來,目光疑惑。
“怪不得李正陽在這山穀中,蹲守了數十年的時間。”
“從表麵上看,這山穀雖有仙藤之氣殘留,但已是極薄,正常探查,也並無任何發現。”
“實在不行,最後隻能蠻力破壞試試。”
韓易目光一閃,如最後確實沒有任何發現,那他絕對會嘗試以仙劍撬動整座山穀,掀他個翻天地覆,一探山穀之秘。
但時日尚早,他先是回到山穀中央位置,和楊九環和李正陽碰了個頭,他們兩人也並無發現。
李正陽補充道:
“我在這裡探查了數十年,每一寸土地,都被我翻過,但還是沒有收獲。”
“不過我有一個猜測,當初我獲得的仙緣,便是一道仙藤之力,如能引出第二道仙藤之力,便可順藤摸瓜,找到隱藏得極深的界天。”
韓易和楊玉環若有所思,接著三人又再分開,換了個位置,各探一方,這一次,韓易負責南麵。
他先是按照之前的方式探查了一遍,不出所料,查不到蛛絲馬跡。
接著,他站在山穀中,距離地麵約莫十米之地,內心開始思索起來。
其實。
他之前對李正陽叫上他一直有些疑惑,畢竟,到了仙境,每一樁仙緣都彌足珍貴,而他和李正陽雖然關係不錯,但還沒到直接贈送仙緣的地步。
按理來說,李正陽叫上楊九環便已是足夠,畢竟兩人關係非同一般。
如今回想,一切便都有了答案。
李正陽在此地探尋了數十年,一無所獲,他又和楊九環同出一脈,他找不到,楊九環也很難有突破。
基於他對韓易的信任,將他拉來,便是為了破這局。
想明白了這一點,韓易又將注意力落在眼前山穀之上,內心浮現目前可動用的手段。
突然。
他內心一動。
要引出古悟仙藤,他還有一種非常規辦法,這辦法,他最開始還沒想到,但此刻從自身能力出發,他才有了靈感。
那就是易形仙術。
這門仙術,乃是胎化易形的前置仙術,但在韓易手中,即使是前置仙術,但本質上卻直追天罡仙術。
當他化神時,便可模擬仙人氣息,當然模擬歸模擬,一旦交戰,還是會暴露他實際戰鬥力,所以他用的極少。
但在這裡,卻再合適不過。
想到這裡,他先是捕捉山穀中極淡薄的一縷玄妙氣息,然後身上的氣息一變,變得和這一縷玄妙氣息一模一樣。
緊接著,他身上的氣息,逐漸加深加厚,整個人散發出的氣息,越來越強,甚至已在山穀中彌漫開來。
一股玄妙無比的氣息,籠罩山穀。
在另外兩個方位的楊九環和李正陽,察覺到這股變化,紛紛遁來,站在距離韓易數裡之外的地方,目光狂縮,臉色震驚無比。
李正陽先是閉上眼睛,又猛地睜開。
“似真非真,似假非假。”
“這是何等玄妙仙術?”
他剛才閉上眼睛領悟,但卻發現這股玄妙氣息,並無法讓他陷入和之前一樣的頓悟中。
從氣息上,從感知上,從韓易身上散發出來的玄妙氣息是真的,和當初的古悟仙藤一樣,不,甚至比當初的古悟仙藤還要更強些,但一旦真的領悟,卻發現,這氣息並無讓仙人頓悟的作用。
“是天罡三十六仙術,胎化易形的前置仙術。”楊九環沉聲道,她的經驗更加豐富,一眼便看出韓易此刻施展的仙術。
“不過,看這情況,這仙術的本質,已是遠遠超出前置仙術的範疇。”
“這韓易隻是礙於境界達不到,要不然,絕對能以前置仙術,發揮出真正天罡仙術來。”
“看情況,這仙術,還是他未成仙之前,便已經領悟到。”
“真不愧是能以化神修為,便闖入虛空之塔的修士。”
楊九環黛眸微凝。
突然。
她眼光驟然大亮,視線猛地一低,看向韓易下方的山穀地底。
“來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