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這些錢都是我應得的,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你放心大膽的拿去用,大家一起挺過這個難關,等回款之後後續會越來越好的。”
薑晚微微一笑,張主編感動的差點哭了。
薑晚這樣的合作夥伴才是他的知己啊!
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拿稿子拿錢過來。
她雖然為了找孩子出去了一個多月沒管雜誌社,但關鍵時刻還是她靠譜。
兩人原本對她有點怨言,畢竟她走了之後他們承受了所有。
現在這些東西一拿過來,過去那點子事早就煙消雲散了。
沒有誰會拒絕這麼一個給錢給稿的財神爺。
她自己一個人撐起了一個雜誌社,他們表麵上累成了狗,實際上什麼都沒做好。
事情敲定之後大家各司其職,短短一周時間,知己雜誌社第三期雜誌直接印刷了十萬冊。
在張主編前期的布局之下,十萬冊雜誌剛剛出來,直接就賣爆了。
好在他們的資金雄厚,趕快又加印了另一個五萬冊,這才堪堪夠了。
這一期的雜誌上市之後,薑晚寫的那幾篇文章反響特彆好。
特彆是她連載的長篇小說,雖然還是第三次連載,但已經吸引了不少忠實的讀者。
讀者的信件像雪花一樣飛往了雜誌社。
他們都在詢問薑晚後續的劇情,還有些人心中有些疑惑。
有些文字供給比較好的甚至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薑晚挑了一些讀者寫來的信件進行回複。
薑晚回來半個月之後雜誌社已經進入了正軌。
更讓他們高興的是,第一次印刷出來的雜誌已經開始回款了。
他們前期隻出不進,所以難以為繼。
現在進入正軌之後有了回款,逐漸的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雖然前期的回款比較少,但也算是給他們回血了。
加上薑晚後續投入進去的那五萬塊錢,一直源源不斷的支持著他們。
知己雜誌社步入正軌之後,吳宏才的雜誌社銷量卻一次不如一次。
他因為自身文學功底不高,審稿不嚴,加上經常塞一些人情稿子,嚴重的影響了雜誌的整體質量。
一次兩次的可能沒什麼影響,次數多了肯定會被反噬。
讀者花了錢買不到好看的雜誌,一本雜誌並不是很便宜,如果內容不好的話,新讀者會直接拋棄。
就算原本是這家雜誌社的忠實讀者,買了兩次三次還是這個質量也會覺得灰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