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到丈夫陪在兒子身邊,表麵上是在安慰他,實際上是在拱火。
“你媽就是個沒文化的農村婦女,她腦子有點不好使,跟她說話反應總是慢半拍。”
“她聽不懂你的意思也很正常,你就彆跟她計較了。”
“為了這麼個沒文化的農村婦女氣壞了自己的身體不值得,來,爸給你順順氣。”
張母聽著丈夫說的話,頓時覺得心裡拔涼拔涼的。
她能夠想象得到,兒子如今這個壞脾氣是怎麼來的。
如果不是丈夫一而再再而三的寵溺,兒子肯定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兒子因為他們家的人變成殘疾,現在又因為他們家的人脾氣變得暴躁。
他們隻管把他變得越來越差,卻讓她來承擔後果。
張母越想越氣,吃麵的時候低著頭,啪啪的在碗裡掉著眼淚。
這些年她一直過得很委屈,兒子剛剛得小兒麻痹症那會兒,她總覺得兒子長大了就好了。
兒子長大之後脾氣暴躁,她又想著等兒子娶了媳婦就好了。
兒子娶了媳婦之後還是這個鬼樣子,現在丈夫又告訴她,把兒媳婦找回來就好了。
先不說能不能找到人,就算找到了,程文麗就會老老實實的留在這裡嗎?
這個家表麵上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實際上難道不是一個火坑?不是一個地獄嗎?
彆說是程文麗這麼個年輕小姑娘了,就算是她這個老太婆現在也在這家裡待不下去了。
隻是張母是個膽子小的人,以前過的再苦再難,也從來不敢有離婚的想法。
父母教給她的是,夫妻之間哪有不吵架的?彼此之間要互相包容體諒,時間久了就能磨合。
父母還說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不是這裡的痛苦就是那裡的麻煩。
所以女人嫁給誰都是嫁,就彆那麼多抱怨了。
隻要好好的經營自己的小家庭,對丈夫好對孩子好這輩子就值得了。
張母以前一直都很認可父母的想法,也一直是這麼做的。
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她卻開始反思這件事情,這麼做到底對不對?
她首先應該是她自己,然後才是彆人的妻子和媽媽才對。
張母一邊想著一邊流著眼淚,她還在傷感著,突然臉上挨了一個巴掌。
張母震驚的抬起頭來,就看到兒子伸著手醜惡的嘴臉。
“有的吃還在這哭哭啼啼的?你這到底哭給誰看?”
“看你那要死不活的鬼樣子,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誰欺負了你。”
“本來老子現在心情都不好,你還在我麵前膈應我,你這不是純粹欠揍嗎?”
張剛剛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像刀子一樣紮著張母的心。
張母根本沒想到,自己一心一意關心愛護著長大的兒子竟然會說出這種話。
“張剛剛,你彆忘了我是你媽!你怎麼可以這樣對自己的媽媽?”
“我怎麼對你了?我就是看不慣你那副喪氣的樣子又怎麼了?”
“你吃麵就吃麵,不能好好的吃嗎?擺出那副死樣子到底給誰看?”
“而且我打你又怎麼樣了?難不成你還敢離開這個家嗎?”
“你要是真敢離開,出去之後你也沒有生存的本事,你會像程文麗那個賤人一樣,到時候後悔走出這個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