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都這麼示警了,發出這麼強的災異,你度滿都不願意引咎辭職,可見你這人是多麼眷戀權位。
而一個能將天下生民生死都棄之不顧,還不舍得離開權位的宰輔,又有何道德能作為大太的宰輔呢?
而且這些人還相當聰明,你大太不是講黃天嗎?你們泰山軍不是總說要實現黃天之世嗎?
而現在這些災異,就是黃天給人間帶來的示警。
也正是這一套假借黃天的名義,這套流言才能在泰山軍當中形成一定的影響。
有些人可能並不太信這一條,但他們也覺得,如果度滿去職能解災異,那去一去也是無妨的。
大不了,等沒用後,再官複原職就好了。
要命的是,這種想法在軍中不在少數,他們認為隻要有消弭災情的方法,即便再荒唐,試一試也是沒影響的。
但也正是這份純粹,才容易被人利用。
很快,度滿的請辭表就送到了行營,張衝看到後大怒,直接給度滿寫了一句話: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
張衝用這句話來表達了他的態度。
如果一條政治流言就能讓國家的宰輔去位,那還談什麼乾部任用的獨立?還談什麼政治氛圍的穩定?
以這等妖邪、假借來裹挾人心,倒逼國家,其心可誅。
其實,張衝對這件事的了解比度滿他們都要全麵,因為在那些遺老遺少開始勾兌、共謀時,他張衝就已經知道了。
雖然如今的繡衣衛人員並沒有配齊,但憑借著一些情報網絡,蒙沮依舊早早發現了這件事,並開始布局。
而如今,當這件事已經甚囂塵上,甚至連首席門下都開始請辭時,張衝命令蒙沮開始收網。
……
八月十五日,在北宮東門後的廊廡內的東司房,十餘名繡衣指揮正聽上首的蒙沮訓令。
今日的蒙沮將繡衣衛的禮服穿上,外披絹帛繡衣,內套絳紅直衣,頭上著錦帽,繡衣上還畫著蟒蛇。
可以說,蒙沮這一套不僅將他的威武襯托的淋漓,還有一種超越這個時代的美感。
毋庸置疑,這套禮服的設計肯定是出自張王之手。
穿著著王上親手設計的禮服,蒙沮的心頭沉甸甸的,他知道王上對他們繡衣衛的厚望,所以這一次行動,他蒙沮勢在必得。
而誰要是阻了他的路,他隻能送他去死!
此刻,蒙沮一雙丹鳳眼,死死地掃著眼前的這些老部下們,這些人都是他從飛軍外軍司帶來的,都是強將。
但他這會依舊要敲打他們,讓他們明白這一次行動的利害關係。
而這些人果然不愧是從對外情報中曆練出來的強將,即便老上司犀利的眼神掃射過來,依舊腰背挺拔,沉穩不動。
蒙沮自然明白他凶戾起來的威勢,見這些人果然有東西,心中大定。
蒙沮話很輕,但殺氣卻非常淩厲,一些指揮的呼吸明顯急促了不少。
對於這幾個呼吸急促的人,蒙沮隻是深深的看了一眼,並沒有多說。
接著,他就開始給這十二個指揮下發任務,某隊前往步廣裡,某隊又前往永和裡,某隊又前往金市。
這次行動蒙沮已經不知道演練了多少次,可以說該考慮到的都考慮到了,不說嚴絲合縫吧,但以都內的這些顢頇舊公卿,那肯定是插翅難逃的。
由此也可見蒙沮自己肩膀上也是壓力如山,王上對繡衣衛的種種安排和特殊對待,其實已經將繡衣衛給架在那了。
如果這一次行為中他蒙沮要是辦差了,不僅他的政治生命可能要走到頭,甚至剛剛組建的繡衣衛也要被撤銷。
他明白王上想建立繡衣衛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一把“監察之劍”,所以沒有人會喜歡這把懸在大夥頭上的劍,甚至蒙沮也不喜歡。
是的,彆看蒙沮之前也執掌過外軍司,但那是對外情報,和軍中的同僚們是沒有利害關係的,反而還能和屬於軍隊係統的遊奕司互補。
但現在做了繡衣衛,那情況可就不同了,這從一些同僚好友都陸續疏遠他蒙沮,就可見一斑。
蒙沮不是一個獨的人,他喜歡和老弟兄們一起喝酒吹牛,但現在王上給了他這份工作,那他就要做下去。
即便他知道,這條路注定就要走獨臣之路,他也甘願。
因為,王上對他蒙沮的大恩大德,他生生世世不能忘記。
這就是屬於蒙沮的壓力,他鳥瞰著全局,自然也頂著最大的壓力。
而他的這些部下們,雖然壓力也不小,但隻需要對行動負責,至於其他的,還是他蒙沮來遮風擋雨。
雖然心頭是這麼想,但蒙沮在最後還是“勉勵”了一番老部下們。
話說完,蒙沮該說的都說了,他對十二名指揮下達了最後的命令:
“諸君,我就在這堂內等各位的好消息,請記住,我繡衣衛的未來就在你們身上了。”
眾指揮肅然,齊齊抱拳,分列而出。
一場大風暴,即將來臨。(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