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關張雖然留在帳前聽用,可張角不光聚兵五萬,還能施展法術神通,讓盧植不敢妄動,因為稍有閃失,就有可能導致戰局失利。
穩妥期間,盧植決定先將張角限製在此,再剪除其膀臂,最後以優勢兵力將其一舉拿下,因此讓劉備帶兵前往潁川,先與皇甫嵩、朱儁彙合。
劉備隻怕沒有立功的機會,那會在乎對手是誰,於是欣然領命,引軍星夜來投潁川。
皇甫嵩與朱儁皆是能文能武的良將,兩人合力,將張梁跟張寶所統領的十萬黃巾軍打的接連敗退,不得不退入長社。
張梁跟張寶並不是廢物,雖然他們兵力更多,但是黃巾軍什麼樣,之前已經說過,哪怕他們儘量集結精銳,能戰之兵也未過半,並且依然缺乏訓練與軍械,這種情況下,黃巾軍能敗而不崩,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時皇甫嵩與朱儁見長社枯草遍地,敵軍又依草結營,就定下火攻之計,可礙於張家兄弟的存在,一直沒有實施。
作為張角的兄弟,張梁跟張寶不光身邊有黃巾力士護衛,還精通幾門法術,雖然達不到散仙的層次,也不是凡人士兵能夠抵擋的,這才是皇甫嵩與朱儁兩人接連獲勝,卻始終無法全殲的關鍵所在。
另外他們能放火,張家兄弟也能。
農夫也知道刀耕火種時要隔離火焰,更彆說這兩兄弟了,因此不過是相互威脅罷了,畢竟真陷入火海中,再精良的士兵也是無用。
原本皇甫嵩與朱儁冒險一試,在天道的助力下,最終火燒連營,大敗黃巾軍,加上天命在身的曹操橫插一手,差點要了這兄弟倆的命。
可眼下天道意識正忙著孕育地府,哪有空管這些小事,反正張角落敗已成定局,無需多做什麼,因此火攻之計雖然定下,卻一直沒有實施。
這時得知劉關張帶著三千兵馬趕來,皇甫嵩與朱儁頓時精神一振,打算冒險一試,不過在此之前,還得先看看子乾兄的這位弟子。
“可令軍士每人束草一把,暗地埋伏,等夜間大風忽起,一齊縱火,到時三路兵馬齊出,趁亂剿賊,若能斬下賊首,當可上報朝廷獲得封賞。”皇甫嵩以近乎商量的口氣對劉備說道,顯然將他也視作一路人馬。
皇甫嵩為人雖然剛直不阿,卻並非不懂得變通,否則隻能上梁山,當不了這麼大的官。
就因為懂得變通,他才明白劉關張三兄弟的重要性跟危害。
沒辦法,得益於顏旭的資助,此時的桃園三兄弟可不是原著中的小透明,哪怕沒有任何官職,可三千兵馬就是最大底氣,就算皇甫嵩也得給他幾分麵子。
劉備聞言心中一驚,表麵卻不動聲色,上前行晚輩禮,然後恭敬的說恩師盧植讓他前來聽命,自當遵從軍令,不敢有半點怠慢。
皇甫嵩與朱儁相互對視一眼,暗自點了點頭,再說起話來,氣氛緩和了許多,言語間開始把劉備當做小輩看待。
雖然端起長輩的架子,劉備卻暗自鬆了口氣,暗道果然被顏先生給料中了。
原著中的劉備除了兩個義弟,手下儘是些鄉勇農夫。
因為背後沒有家族支持,也無朝廷供養,光是養兵就已經竭儘全力了,那還顧得上彆的,因此不光人少,還兵甲不齊,就連衣服都無法統一,說是來沾點軍功的叫花子也不為過,這種情況下如何讓人重視。
可現在這三千兵馬顯然都是精兵,不光兵甲齊備,還士氣高昂,怎能讓人忽視。
此時黃巾未滅還沒什麼,可若是滅了黃巾,他就是新的威脅。
這種情況下,由不得皇甫嵩不多想。
好在有盧植這層關係在,加上劉備說得到義弟張飛跟琅琊顏氏的資助才拉起這支軍隊,並且沒有絲毫持兵而驕的意思,皇甫嵩跟朱儁才決定放他一馬,否則想要毀掉他實在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