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曆史傳聞,孫堅不感興趣,唯有最後一句深得他意,聽的是渾身舒暢,腦袋都像多了一塊骨,這叫頭角崢嶸。
“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日,此處不可久留,宜速回江東,彆圖大事。”一口氣背了一大段的程晉如此說道。
“正合吾意。”這驚喜實在太大了,麵對無法抵擋的誘惑,孫堅甚至懶得遮掩自己的野心,剛剛在院中的感歎更是如同放屁,當即一言定下,隻是密諭軍士勿得泄漏。
誰知孫堅命中該有此劫,旁有一軍士是袁紹鄉人,心中一動,連夜偷出營寨來報袁紹,這事就此泄露。
第二天孫堅托疾辭歸,不料被袁紹當場點破,隻得賭咒發誓,卻不料對方還有人證。
孫堅自是舍不得玉璽,舍不得到手的天命,執意不肯認,又因袁紹咄咄逼人,惱羞成怒,雙方差點當場火並,好在被眾諸侯勸住,雙方不歡而散。
彆看孫堅嘴硬,其實眾諸侯都知道此事是真的,隻是袁紹本就勢大,若是再得了傳國玉璽,那還了得,於是睜著眼睛裝糊塗,放走了孫堅。
可經曆此事後,這破聯盟算是名存實亡,袁紹雖然不舍,也不得不宣告結束。
十八路諸侯討董聯盟就此結束,但是天下混亂之因卻已經種下。
沒辦法,當今新帝雖是先皇血脈,卻是被逆臣弑帝而立,名不正言不順,還如同傀儡一般,哪有威儀可言。
這也就算了,曆代被當做傀儡的皇帝不止一個兩個,否則劉宏為啥生前那麼鬨騰,還不是為了奪回皇權。
問題是,在燒了京都洛陽,殺了文武百官,還丟了傳國玉璽後,漢室還剩下啥。
要不然孫堅就算再有野心,也不敢私藏玉璽,還不是漢室威名掃地,已經無力震懾地方。
聯盟解散後,大出風頭的劉備,回到涿郡就陷入了繁忙的事務中,因為有上百萬洛陽流民需要他安置,哪怕得知同為三良將的孫堅死了,也沒讓他抬起頭來多看一眼,隻是歎息一聲,這天下徹底亂了。
陳宮聞言筆鋒微微一頓,接著再次流暢的書寫起來。
眼下的情況雖然糟糕,可跟當初王莽篡朝時是何等的相像,最重要的是,他找到了‘劉秀’。
僥幸逃過一劫的董卓在抵達長安後,再次進入安逸的狀態,聞孫堅已死,當即大笑道,吾除一心腹之患也!
自此愈加驕橫,自號尚父,出入用天子儀仗,封弟董旻為左將軍、鄠侯,侄董璜為侍中,總領禁軍,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比劉宏封十常侍都誇張。
除此之外,缺乏安全感的董卓還役幾十萬民夫在離長安城二百五十裡的地方修築郿塢,其城高下厚薄一如長安,內蓋宮室,倉庫屯積二十年糧食,選民間少年美女八百人實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積不知其數,說白了這就是董卓給自己打造的末日堡壘。
但是董卓行事不知收斂,反而越發驕狂暴虐,稍不順心,便要殺人,百官時常飽受驚嚇,過得苦不堪言,那還有一點官老爺的氣派,心中怨氣自是越積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