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鐘暮鼓,梵音嫋嫋,金山寺的大雄寶殿內,一位年輕俊美額間有一朵蓮花印記的小和尚正虔誠地誦讀著經文。
他法號蓮生,自幼便在這古刹之中修行,對佛法有著極高的悟性與虔誠之心,深得師父靈祐禪師與寺內高僧的喜愛。
然而,命運的齒輪卻在這看似平靜的一天悄然轉動.他覺醒了宿慧。
好消息是,成功抵達另一個大世界,壞消息是,頭發沒了。
顏旭摸了摸光溜溜的腦袋,圓潤有光澤,如同溫玉一般,天生的禿瓢都沒他這手感好。
不過被收入佛門,顏旭並沒有多少意外,因為他這化身出生時,不光霞光陣陣,伴有異香,額間還天生有一朵蓮花,被聞訊而來的金山寺方丈靈祐禪師親自收為弟子,於是他就成了法海的師兄,就是紋過肩龍的那個。
金山寺能培養出法海這般人間羅漢,傳承自然不凡,顏旭雖然不想入佛門,可麵對天階功法的誘惑,同樣忍不住。
可惜法不輕傳,哪怕他是方丈的弟子也不例外,該有的考驗一樣不能少,隻會更嚴格,於是六歲開始,三年砍柴,三年擔水,三年誦經,直到十五歲,才有資格進大雄寶殿。
這麼做主要是打磨其心性,畢竟金山寺走的可不是嬉笑人間一朝頓悟的路子,平日雖然不像苦行僧一般嚴格,卻也需要遵守諸般清規戒律。
當然了,再怎麼說也是方丈的弟子,怎麼可能讓他跟普通弟子一樣白白浪費九年的時間,因此平日除了有寺中長老為他講經說法,還有方丈隨時解惑,另外藏經閣中的經書也是隨他翻閱。
雖然那時候宿慧還未覺醒,但是本能讓他對武功產生了興趣,而寺中長老也未阻止,因為他對那些攻殺之術沒什麼興趣,反而選擇了童子功這類培元養氣的功法,因此哪怕靈祐禪師也是樂見其成,將其視為磨煉心性的一種方式。
受其影響,小他三歲的法海也早早跟著習武,不過相比佛係的他,法海更喜歡降龍伏虎的羅漢手段,而且比起日後威猛霸氣的社會人法海,此時的他不過是個吵鬨的小屁孩。
剛打掃完庭院,放回掃帚的顏旭木然的看著滿地落葉隨著法海的棍勢而舞動,突然覺得打弟弟要趁早,確實是句至理名言,於是他拎起一旁的棍棒。
“師兄,我下次再也不敢了。”
“說的不錯,可惜聽膩了,下次換個說法。”
顏旭淡然的說道,而被敲的一腦袋包的法海,垂頭喪氣的跟在師兄後麵去抄寫經書,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了,可靈感一來,他怎麼也忍不住。
顏旭表麵淡然,實則驚歎不已。
過肩龍法海是所有法海中最為霸氣的一個,也是天賦最高的一個,年紀輕輕就能逼得修行數百年的青蛇逼他,打得修行千年的白蛇當眾在寺前產子,可謂是相當的凶殘。
如今習武不過三五年,就已經超過江湖上的一流高手,顏旭要不是開掛,還真壓不住他。
其實這種現象在佛門並不少見,因為能一世成佛者,除了上古時期由道轉佛的,就隻有一隻石猴。
世間九成九的和尚,苦修一輩子,也不過是一場空,表麵是悟性不夠,執念太深,實際上就是不夠格,看不上眼,入不得門。
真以為翻爛幾卷經書,敲破幾個木魚就能成佛,想的太簡單了。
再好一些的,通過修行得一世之功,可輪回轉世,以幾世積累結佛門果位,得以超脫,算是勉強邁過去一隻腳。
最好的就是度化,度化那些有根腳有天賦的來佛門,比如封神時期,西方二聖那是挖牆角,直接把半拉房子都搬走了。
再往後,鬥戰勝佛也是個例子。
簡單來說,所謂的佛門天驕,不是大佬轉世,就是幾世積累的高僧,因此法海也是有來曆的在,至於什麼來曆,顏旭現在還不知道。
來到藏經閣,法海熟練的拿起紙筆,苦著臉開始抄寫佛經。
他悟性極佳,卻缺乏耐心,對於抄寫一看就會的佛經非常不感興趣,卻又打不過師兄,無奈隻能抄寫,而且還不能糊弄,因為師兄是真打。
顏旭也不去管他,拿起一本佛經開始琢磨起來。
任何宗教門派的典籍,都會儘量寫的誇張一些,否則小小一個星球哪來那麼多創世神。
佛門也不例外,真信了,你就傻了,必須擠乾水分,才能瞧見幾句真言,因此需要反複看,反複琢磨,才能知其真意。
靈祐禪師來到時,看到的就是如此和諧的一幕,頓時點了點頭。
在靈祐禪師看來,蓮生雖然生有異象,天賦與潛力卻不如天生羅漢的法海,可架不住省心,順帶還擔起教導起師弟,這讓他如何不滿意,因此決定提前傳其真法。
對於這一天,顏旭期盼許久,可真正到來時,卻沒有想象的那麼激動,而如此心性頓時得到靈祐禪師的認可。
佛門修行天賦根骨很重要,可心性同樣重要,在靈祐禪師看來,蓮生若是願意轉世重修,隻需幾世積累,就有很大的可能得羅漢果位,這可比單純結一顆金剛舍利便飛升要好得多。
這既是期望,也是差距,因為在靈祐禪師心中,顏旭還需要幾世積累,才有較大的幾率成就羅漢果位,而法海卻是天生的羅漢,隻需要按部就班,這一世就能成就羅漢果位。
不過都是弟子,靈祐禪師不偏不倚,拿出幾門真法讓兩人挑選。
因為上輩子的緣分,法海一眼就看中了大威天龍法咒,因為是真威風,至於主修,為天龍禪。
顏旭選的是有無相護身神光跟金剛禪。
有無相護身神光,算是佛門版本的金光咒。
而金剛禪與金剛是兩回事,不是說這門功法隻能修煉到金剛境,實際上這是一門無上妙法,堪稱修行版的龍象般若功。
理論上無限加持的情況下,這門功法可直達菩薩境,對應道門的金仙。
問題是理論可行,實際上結成金剛舍利後,大都會轉修。
因為這玩意太消磨人了,就算能幾世修行的佛門高僧也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