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彈幕彈出。
“他還是那麼愛魏征。”
“流水的皇帝,鐵打的諸葛亮。”
......
李世民嘴角忍不住抽了抽,看著魏征的方向有些一言難儘。
諸葛亮主政,李靖護國,管仲抓經濟,確實可行。
諸葛亮身為丞相,確實是可圈可點。
不過他的房玄齡和杜如晦也不差。
李靖就是大唐的戰神,有李靖在,大唐所向披靡。
管仲的“魯縞之謀”,不戰而屈人之兵。
管仲狠抓經濟,確實有一套。
至於包拯是何人,他還不知道。
鄭和是明朝時期的人物,七下西洋,宣揚國威,也不是不可行。
待他將唐朝打造成一個盛世,便要借李白的詩句大力宣揚。
而他,也會保護好李白剩下的五分之四的詩句。
隻是,他為何非得選魏征?
非得被罵,心裡才舒服嗎?
後人為何要這樣想?!
......
嬴政的思緒開始流轉,回想起後人總提到的那些備受讚譽的人物。
突然,嬴政眼前一亮。
諸葛亮!
這可是後世幾乎無人給予差評的人!
諸葛亮獨自支撐起整個蜀國,忠心耿耿,無人能出其右。
更甚者,還能靠人格魅力讓佤族感恩戴德上千年。
最重要的是,還能托孤!
嬴政突然嫌棄的看了李斯一眼。
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自己。
害怕扶蘇繼位之後,自己手中沒有權利,便助力胡亥矯詔登基。
那麼愛弄權,也不想想自己最後能落個什麼下場。
趙高、胡亥都是好商量,能讓你順利實現政治抱負的人嗎?!
嬴政撇撇嘴,不願再想這些令人不悅的事情,免得自己又火冒三丈。
不過,他要是要選能臣打造盛世的話,還是會選擇李斯。
畢竟,李斯幫助他統一六國,統一文字和度量衡,建立法治,還是有著不小的功勞。
接著,他便又開始思索起來。
文臣有了,接著便是武將了。
漢朝小將霍去病就不錯,封狼居胥,戰功赫赫。
就是有些可惜,年紀輕輕就去了。
剛剛天幕就播放過打仗有些無聊的將軍,大唐軍神李靖也不錯。
又能打,又高壽!
若是李靖身在秦朝,周邊大大小小的國家必定被打得不敢露頭。
當然,他們大秦的將領,可不能忘了。
殺神白起!
他可不會輕易的就賜死白起。
文臣武將都有了,科技的發展也要跟上。
漢朝的張衡,讓華夏古代有了科技大爆炸時期。
嬴政不禁遐想,不知張衡能否助力工業大革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