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後人對自己的評價還頗高。
自己的離世,確實有可能成為後人口中的“意難平”。
諸葛亮捋了捋胡子。
就是不知道,這“風波亭”,指的又是誰呢?
......
【假如嶽飛、諸葛亮聯手北伐,結局能有多爽?】
......
嶽飛瞬間苦笑了一下。
若是和丞相諸葛亮北伐,自己後方必定無憂。
自己在陣前,等來的必定是源源不斷的糧草。
哪會是如今手中的這十二道金牌。
......
天幕開始播放。
在幽靜的風波亭中,一身鎧甲的嶽飛拱手作揖:
“來者可是,諸葛孔明?”
立於庭外的諸葛亮,輕輕搖曳著手中的羽扇,嘴角含笑,反問道:
“敢問閣下是?”
嶽飛麵容堅毅,正氣凜然,轉身露出背後刻著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隨後朗聲道:
“稟武侯,吾乃您的頭號謎弟,南宋嶽飛,嶽鵬舉!”
諸葛亮緩緩繞嶽飛行走一圈,眼中滿是讚賞。
“吾觀將軍壯懷激烈,氣吞山河。”
“亮何德何能,能當你偶像啊?”
嶽飛則開始如數家珍地列舉諸葛亮的事跡。
“您鞠躬儘瘁,五伐中原。一個人乾了蕭何、韓信、張良三個人的活。”
“以一州之力抗衡九州之曹魏,令敵畏蜀如虎。”
“一篇《出師表》,就能讓蜀漢續命三十年!”
“匡扶漢室這種活,也隻有您武侯敢接!”
諸葛亮聽著嶽飛的評價,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
“啊......謬讚謬讚!”
隨後,他回憶起了往昔。
“前有先帝草廬三顧,舉國相托。”
“後有後主聲聲相父,嗷嗷待輔。”
“我怎敢不竭肱骨之力。”
諸葛亮似乎想起了什麼,麵目都有些猙獰。
“我要開掛怒殺司馬懿!”
......
蜀國大帳中,劉備又是被諸葛亮的情誼所感動。
劉備又準備向諸葛亮作揖致謝,卻是被諸葛亮輕輕扶住胳膊。
“主公,您對我有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
劉備心中越發慚愧。
自己隻是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而已。
卻能得諸葛亮儘心儘力輔助一生。
思緒至此,劉備不禁開口道:
“實在是我兒阿鬥......”
“恐怕日後還要多多勞煩軍師費心了。”
諸葛亮嘴角泛起一抹溫煦的笑容:
“阿鬥,必定是個良善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