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它什麼意思嗎?】
【其實,就算不知道它怎麼念,看字形也能大概猜出它是什麼意思。】
此時,彈幕彈出。
“這個我知道!念燃冬!”
“左右為男。”
“嫐,那這個字又是怎麼來的?”
......
各朝古人沒讀書的還是占大多數,隻能看著字形,聽著博主的講解猜測著這個漢字的含義。
中間一個女,前麵一個男,後麵一個男。
確實如後人所說,左右為男。
各朝古人傻眼了。
這個字,怎麼看上去有些不正經。
......
【今天我就給你講一個關於“嬲”的故事。】
【你是鄭國大夫。】
【鄭國,夾在春秋霸主晉國和楚國之間。】
【地方不大,創造神話。】
【過去幾十年裡,它創下了三年被晉國揍四次,八年被楚國打七回的記錄。】
【每一次戰敗,鄭國都是獻女人、城池、金銀珠寶。】
......
各朝古人忍不住感歎。
慘!真是太慘了!
嬴政對這段曆史知道的還算比較清楚。
鄭國,位於晉國和楚國兩大強國之間,其地界四通八達,交通極為便捷。
這種地理位置,自然使其成為了兩大國爭奪的焦點。
鄭國的存亡,將直接關係到晉國和楚國在中原地區的爭霸格局。
所以,鄭國自然需要在兩國的夾縫之間,謀求一線生機,艱難求生。
......
【這不,楚國又打過來了。】
【開城投降,花錢消災。】
【國君對這套流程已經很熟悉了。】
【楚軍撤退以後,國君坐在被掏空的宮殿裡,雙目無神。】
【你正欲上前給予些許慰藉,他卻先開了口,問你:“我們是投晉好呢,還是投楚好?”】
【你心中暗自嘀咕,這不剛剛投了楚嗎?怎麼又問這話?】
【國君緊接著又問:“晉、楚兩國欺壓我們多年,你可知道他們為何不滅了我們鄭國?”】
【你當然心知肚明,卻故意裝糊塗,要把答案留給非常需要展現一下睿智的國君。】
【國君自顧自地說道:“晉楚兩國都沒有能力一舉吞並對方。”】
【“一旦滅了鄭國,他們就得直接交手。”】
【“留著我們鄭國,正好作為他們之間的緩衝地帶。”】
【說到這裡,國君的情緒突然激動起來,緊握雙拳,目光堅定地看向你:“我命由我不由天!”】
【“大夫,你可是我鄭國的管仲,我派遣你去引誘晉國攻打楚國。”】
【“讓他們打起來,狠狠打,打到兩敗俱傷!”】
【“唯有如此,鄭國方有一線生機,不再兩邊受敵。”】
【“這個光榮又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