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這一領域很複雜,現如今各大主要參戰國都是通過時間的沉澱,以及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人才積累,才能取得現在的輝煌成果。”
“要論底蘊,我們局肯定弱於帶英,甚至就連德三、本子和意麵都有所不如。”
“不過底蘊歸底蘊,如果隻討論即戰力的話,那情況就另當彆論。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局的即戰力,絕對是全球最強。”
黃河的回答霸氣十足,句句擲地有聲,讓人不由生出一種信服的感覺。
當然了,上述的總結也不是他自吹自擂。畢竟喚醒勇虎係統非常給力,僅現階段展露出的科技樹,就包含了帶英二十年的航空精華。
那一款款精挑細選的戰機,可是英國皇家空軍用血與真金白銀驗證過的科技產物,即戰力自然是獨占鼇頭。
有了肯定的答複,馬卡洛夫明顯鬆了一口氣。他用略微顫抖的手翻開文件,開始向眾人闡述北方當前的困境。
“在德國佬所謂的巴巴羅薩計劃開始時,總參預估敵人會在1942年下半年露出頹勢。元帥們篤定,後勤和工業資源會拖垮小胡子。”
“但隨著戰爭的繼續,各種跡象都表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我們太過理想化了。準確的說,是總參低估了敵人的戰爭潛力。”
“我們的情報機構全力運轉,向西歐和北非派遣了大量間諜。可就算如此大費周章,也還是沒能搞清楚對方那批來路不明的石油,究竟是從何而來。”
安靜,宴會廳內安靜的可怕。
雖然在場的同誌們沒有目睹過東線戰場的殘酷,但從馬卡洛夫剛剛的描述中,大家仿佛親眼看到了滿天的戰機和成集群的裝甲部隊。
片刻後,還是老馬主動開口打破了沉默。
“目前德國人在東線的主力戰鬥機,還是最新型號的Bf109和Fw190。這兩款戰機分工明確,我們幾乎無法取得製空權。”
“對了,南方方麵軍除外。”
“得益於你們援助的先進戰機,前線航空兵跟敵人的空軍打得有來有回,局部地區甚至還能略占優勢。至少,我們守住了斯大林格勒。”
如果要用幾句話,來形容德三空軍在東線戰場前期的表現。
那必然是一批受過良好訓練,並且技術精湛勇氣超凡的年輕人,憑借性能卓越的戰機,和自家首創的先進戰術,取得了令人瞠目的空戰戰果。
沒辦法,誰讓德三在西班牙軍事學院中更刻苦呢。
早在歐戰開始前,他們就把自家所有型號的戰機,拿到戰場上檢驗了一番。
除此之外,還有兩萬多名飛行員和地勤等相關人士,在西班牙內戰中獲取了第一波寶貴經驗。
反觀北方。
當一批批經曆過波蘭、法國戰役,以及不列顛空戰的德三空軍發起突襲時,老毛子們還在使用落後的密集隊形迎敵。
這其中的差距,從某7+填色遊戲的民族精神中便可窺探一二。
「德國空軍:空軍人力要求:+10%,空軍事故概率:+10%。」
「北方聯盟空軍:空軍聯隊受損時失去的經驗:+30%,王牌飛行員產生的幾率:50%,空軍聯隊訓練經驗增長:10%,空軍事故幾率:+75%,夜間飛行懲罰:+30%,惡劣天氣懲罰:+30%。」
所以說啊,對於盟友丟掉製空權這件事,黃河是一點也不意外。
至於南方方麵軍能跟德三空軍分挺對抗?
很正常啊,邊區提供的噴火和颶風都是後期型號,各項紙麵數據均要高出Bf109和Fw190不少。
在數量占優、性能占優的情況下還打不贏,那還是早點跟隨法國人一起投降吧。
想到這裡,黃河已經猜到了北方的新需求。
果不其然,馬卡洛夫接下來的話便印證了他的猜測。
“聶、黃,我們需要更多更先進的戰機。隻有徹底奪回製空權,各個戰場各大戰區才能順利發起反攻!”
“如果可以的話,總參懇求貴方可以調整戰機在援助中的占比。除了卡車以外,所有陸戰物資的優先級都可以降低。”
“對了,我們的情報部門並非全無收獲。據說德國人在研製一款代號為Ta152的新戰機,預計於1943年年初服役,他們的高辛烷值汽油技術也有所突破。”
“所以希望你們武器實驗研究局能幫幫忙,爭取早日設計出一款更先進的武器,或者在現有噴火戰鬥機的基礎上繼續革新。”
此話一出,黃河再也無法保持冷靜。
“啊?”
“Ta152!1943年開始量產?還有高辛烷值的汽油?邁耶這是把褲子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