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電話接通,陶玉書的聲音清冷,隱約透著幾分鬱悶。
「心情不好啊!」林朝陽語氣輕快的問她。
電話那頭沒說話,林朝陽哄道:「你沒聽過運氣守恒定律嗎?《忍者神龜》票房剛剛大爆,
《寄生蟲》要是再拿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那老天都要嫉妒你!」
陶玉書哼了一聲,「你就會胡說八道!」
「好,那我正經的給你分析分析。」林朝陽說。
陶玉書立刻認真了起來,「你說。」
「其實評獎這種事,跟當時的社會氛圍、主辦人的理念、藝術思潮都有著很大的關係。
我們就拿西柏林電影節舉例好了,藝謀是有才華不假,但如果沒有哈德爾,他不見得會那麼輕易的拿到金熊獎,可能還要再蹉跎幾年。
戛納電影節上《寄生蟲》之所以能打敗《天堂電影院》,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電影節評獎很多時候還是講究藝術的批判性,這一點是《寄生蟲》的強項。
而奧斯卡,商業氛圍更重。
現在的美國經濟繁榮、軍事強大、文化發達,整個社會都是一片歌舞升平,旨在批判階級分化和貧富對立的《寄生蟲》在他們那裡注定是要吃虧的。
反觀《天堂電影院》,它講述成長、親情、友情的主題,完全契合這個時期美國人的審美,拿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說到這裡,林朝陽停頓了一下,然後總結:「所以說,《寄生蟲》失利,屬於非戰之罪。”
「說的有點道理。」陶玉書的語氣略顯傲嬌,顯然還是有些不甘心的。
「一個獎項而已,歐洲三大都拿了那麼多獎了,還在乎這一個?」林朝陽安慰道。
「這不是沒拿過嘛。”
林朝陽笑道:「你當這是集郵?」
夫妻倆說笑了兩句,陶玉書心情好了起來,她平時總是表現出女強人的那一麵。
昨天《寄生蟲》衝獎失利,她也表現的從容大氣,在外人麵前沒有表露出絲毫低落的情緒。
隻有在麵對林朝陽時,才會露出自己脆弱、柔軟的一麵。
本來她還打算等《寄生蟲》得了獎上映後再回香江,現在跟林朝陽通完電話,她感覺有些想家了,簡單安排了一下工作便飛回了香江。
一個多月在外,回到家中陶玉書感覺分外溫暖,儘享天倫之樂,可惜這種歡樂沒持續多長時間。
「晏晏呢?」吃完晚飯,陶玉書好一會兒沒看到女兒,問林朝陽。
「不知道,好像在你衣帽間了吧?」
「晏晏!晏晏!」
陶玉書看著女兒的名字,往衣帽間走去,果然在衣帽間的角落裡發現了女兒的身影,她蹲在地上正努力的穿鞋呢。
不過穿的不是自己的童鞋,而是陶玉書的高跟鞋。
「那是媽媽的鞋,你穿太大了。」
陶玉書剛蹲下扶著女兒,冷不防看到她那張小臉,愣然當場。
隻見晏晏頂著一雙熊貓眼,嘴唇周圍塗滿紅色,如同血盆大口,眼神懵懂的正看著她。
「媽媽~」晏晏叫了一聲,問:「我好看嗎?」
莫生氣,莫生氣,氣出病來無人替!
陶玉書心裡這樣默念著,好不容易擠出笑容。
把鞋子給晏晏脫下來,又領著她去了衛生間洗臉。
路過林朝陽時,他看到這個場景沒心沒肺的哈哈直樂。
好一會兒功夫,女兒從衛生間出來,又變成了那個可愛乖巧的小天使。
林朝陽本想抱抱她,卻被陶玉書一個眼神支開。
「誰讓你穿我的鞋的?」
「還學會化妝了?是不是你小姨教你的?」
陶玉書在家待了兩天,期間港媒對奧斯卡金像獎的關注熱情已經過去,轉而開始報道了另一件他們之前忽略的重要事件。
林氏影業投資的電影竟然在美國市場大殺四方!
《忍著神龜》在美國上映三周,累計票房突破1.2億美元!
林氏影業投資《忍著神龜》這件事很隱秘,從來沒聲張過,直到這次票房大爆之後,陶玉書才指示公司的人把消息捅給媒體,為的自然是給林氏影業造勢。
現在的香江影壇,新藝城內亂,已經回天乏術,嘉禾實力仍然強勁。
但早年他們依仗的洪金寶已經跟不上時代潮流了,隻剩下程龍這一根獨苗,在麵對林氏影業的礎咄逼人之時,已經逐漸力不從心。
現在林氏影業海外投資大爆的消息傳來,對於這兩個老對手來說無疑是個噩耗。
可這件事對普通香江人,卻是個很好的消息。
香江的電影公司不僅能夠在本土逞威,在灣島、東南亞這些市場馳騁,還能在美國這樣的電影強國占有一席之地。
許多香江人看到這個消息,難免又是一陣驕傲。
在媒體的一片熱捧當中,有些娛樂媒體關注的是林氏影業的作品熱賣,有些財經媒體關注的則是林氏影業的業績。
如《信報》就在他們的新聞報道中,預測了林氏影業今年的營收規模可能要超過16億港元的規模,其中75%都是來自於海外市場。
《信報》說《忍著神龜》固然是今年林氏影業營收大增的關鍵,但其最近兩年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舉措也功不可沒。
他們特意在文章中提到了林氏影業在日本成立的海外子公司大路影業。
在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大路影業除了負責林氏影業影片在日本的發行,還參與了6部日本本土電影的投資和出品,收獲頗豐。
在文章中,《信報》還談到了林氏影業的上市契機。
《信報》認為,此時的香江電影正值巔峰,林氏影業應該爭取在兩年之內上市。
最後,《信報》還強調:
灣島、東南亞等傳統外埠市場在林氏影業營收當中所占有的比重正在不斷降低,這有利於林氏影業更好的轉型為一家橫跨電影產業上下遊、具有國際視野和影響力的影業巨無霸。
《信報》的報道在香江引起了不小的討論,在很多商界巨賈的眼中,電影這門生意是不太能上得了台麵的。
一個原因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戲劇這門藝術的輕視所致,另一個原因是盤子實在太小了。
八十年代香江電影市場的規模一再擴張,也不過10億港元的盤子,算上外埠市場,頂天就是三四十億港元而已,還不及長江實業市值的二十分之一。
而長江實業不過是香江諸多地產公司的其中之一。
但今年林氏影業卻給了大家一個不小的驚喜,營收破15億港元,這放在恒指市場當中已經足以撐起一家大幾十億市值的上市公司了。
以至於百富勤的梁伯韜在看到報道的第二天便致電陶玉書,第一句話問的就是:「林太,有沒有興趣把林氏影業做上市?」
這個時候陶玉書剛剛落地滬上,聽著梁伯韜的話,她沒有表態,隻是說:「等我回去再聊。」
聞言,梁伯韜心中不由得一喜,沒拒絕就是有想法。
「好,那我等您回香江。」
陶玉書到了滬上後入住的是和平飯店,前天到內地的灣島電影代表團也住在這裡。
掛斷電話後,她朝一旁的謝靳和於本正說了聲抱歉,又接著剛才的話題。
謝靳感歎道:「《寄生蟲》確實可惜,這可能是中國電影距離奧斯卡金像獎最近的一次。」
《寄生蟲》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件事不僅是在香江,內地的媒體和電影界同樣也在關注著。
前兩天,當新H社的記者將奧斯卡頒獎結果通報回國內後,國內電影界也不由得為之一歎。
這些年來受輿論影響,奧斯卡金像獎在國內的地位已經超越了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大家在提到這個獎項時都會帶上濾鏡。
「可惜是可惜了一點。不過終歸是錦上添花,我們做電影公司,不可能指望一部電影吃到死,
能夠恒定產出高質量、高水準的電影才是取勝之道。」
於品正讚道:「陶總這話是金玉良言。」
然後他又說起了這兩天跟灣島電影代表團接觸的情況。
早在今年1月,灣島電影界發起成立了第一個兩岸文化交流團體一一中國兩岸影藝協會,發起人是大學公司和年代國際的老板邱複生。
侯孝賢揚名世界的《悲情城市》便是此人投資的。
中國兩岸影藝協會成立後充當起文化交流打前鋒的角色,策劃了這次灣島電影代表團的訪問。
邱複生這個人對香江和大陸電影市場極有野心,後世他在押寶侯孝賢成功後,便將目光鎖定在了章藝謀的身上。
並成功投資了章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和《活著》兩部作品,對章藝謀早期的事業發展提供了不可忽略的幫助。
現在章藝謀跟著林氏影業混了,但邱複生對香江、大陸電影市場的野心卻沒變。
昨天於品正跟他透露了《赤壁大戰》的信息,他立馬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邱複生的大學公司是林氏在灣島的合作者之一,大家互相有些了解,陶玉書對他想參與《赤壁大戰》沒什麼反對意見。
「兩岸三地共同投資、製作的話,也是個不錯的頭,而且也算是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成績。
」陶玉書說。
於品正的手指用力點在茶幾上,表情有些亢奮,「沒有錯,我們也是這麼想的。”
陶玉書主張再聯係中影,不過這次她沒有再找丁達明,而是直接聯係了廣播電影電視部一把手艾同誌。
艾同誌出身水木大學,前幾年才調到廣播電影電視部,陶玉書找了找關係很容易便聯係上了。
聽陶玉書說明了情況之後,艾同誌很重視,但因為涉及到了兩岸三地的問題,他不敢擅專,找到了人特彆大的廖公彙報情況,順利獲得了支持。
艾同誌將這個消息告訴了陶玉書,然後又說自己工作繁重,將這件事交給了廣播電影電視部新上任的副手田同誌。
經過這樣一番溝通,《赤壁大戰》項目正式立項。
電影導演確定為謝靳,總投資3000萬人民幣,由林氏影業、香江年代影業、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滬上巨星影業公司四家共同投資。
其中林氏影業投資1800萬,香江年代影業投資500萬,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投資500萬元,滬上巨星影業公司投資200萬元。
香江年代影業就是邱複生的年代國際,如今灣島方麵不允許兩岸合拍電影,他隻能以這樣的方式參與投資。
滬上巨星影業公司則是滬上電影製片廠的子公司,名義上的總經理是滬影廣的常務副廠長遲習道,實際上卻是謝靳說了算的。
巨星影業經濟上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算是國內第一家具有相對獨立製片權的影業實體,也是謝靳在電影邁向市場化的一次大膽嘗試。
《赤壁大戰》總投資3000萬元,創下了中國影史的新紀錄。
消息一出,頓時在兩岸三地電影界引起一陣波濤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