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論自保的話,柔術的確是首選。
柔術主要是地麵纏鬥,用自己的柔韌性施展地麵纏鬥施展關節技製服敵人。
這是以技破力,以柔克剛的招數,很適合女性,和麵對力量強於自己的敵人。
“柔術是好一點,可惜時間短了點,不然也讓小玉跟著提前學習接觸一下。”
暑假並不長,隻有一個月左右。
其中還包含了過年的時間,方玉在這裡隻能待十幾天,過完年總得回去跟家人團聚一下的。
這十幾天劉蠻已經安排好了他的訓練項目,就是加深拳法的印象,以及學習每招的發力技巧。
再有時間了,就該訓練他的實戰,加深招數的變化和應用。
十幾天的時間說起來還短了,方玉都不一定能掌握。
所以沒有心思單獨再多接觸一門武學。
會弄雜的。
“他不著急,你是打算培養他進入拳壇還是專門走武術路線?”
劉父繼續問道,這兩者也是有差彆的。
如果隻是進入拳壇打拳的話,可以適當忽視學曆,打拳隻需要身體和實戰技巧,不需要太多東西。
但是走武術路線的話,那麼以他現在的年紀,已經可以適當的安排參加一些武術活動,增加自己影響力了。
任何圈子,如果影響力不夠,那是混不出頭的。
他現在進去混名聲,時間剛好,甚至比一些還晚了點。
劉蠻是八九歲就開始參加各種武術活動和比賽的。
幾乎那裡辦比賽,都會送劉蠻去參加。
不管獲不獲得獎項,都需要露臉。
經常露臉彆人才會記住有你這麼個人存在。
打職業的話,隻要參加比賽獲得好的名次就行了,這個比你走武術路線其實看起來還要簡單點。
隻要你能打贏就行了。
所以走兩種路線,需要的規劃也不一樣。
對於這個問題,劉蠻其實也在考慮,他其實更想讓方玉跟他一樣,拿個好的文憑,同時積累下武術圈子的人脈。
這樣他以後不吃這行的飯,有個好文憑也不會餓死。
不過像他這樣就得費很多時間。
因為很多職業拳手都是十八九歲就開始打職業的。
如果是把方玉培養成拳手,那就注定得把更多時間放在訓練上。
雖然正常上大學也有足夠的時間訓練,但是拿好文憑就難了點。
除非早點獲得名聲,走特招。
方玉成績並不理想,他就不是讀書那塊料,這是方正的原話。
“這個再說吧,我也得計劃下才行,順便還得看看小玉自己的意向。”
劉父搖頭:“你是師傅,你有權利幫他規劃,他還小並不清楚裡麵的道道,隻知道憑自己的感覺和意願行事,往往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去走,基本上都是歪路。”
“所以你當人師傅,更應該去引導,雖然這樣會感覺不太好,但這是你當人師傅的責任。”
小孩子不清楚社會的複雜性,讓他自己做選擇,不是自己往火坑裡跳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