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青蟹後。
事情並沒有結束,李多魚還在前麵兩口塘裡撒了大量的生石灰。
不得不說,對養殖行業來說,生石灰真是非常好用的東西。
撒到池塘裡後,生石灰會與水迅速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氣,不過這些熱氣不至於殺死細菌。
主要是撒上生石灰後,會讓反應後的水呈現強鹼性,從而達到殺死細菌和寄生蟲的效果。
李多魚潑灑完生石灰後,打算曬它十天半個月,到時候,直接當做蝦塘使用。
這個年代搞養殖確實不是很好搞,但也有好處,那就是競爭力小。
現在組織有補貼,大多數水產養殖的苗非常便宜,試錯成本非常低。
雖然死了兩口塘的青蟹,但李多魚算了下,也沒損失多少錢,這兩口塘的蟹苗一共投放了十萬隻,加起來差不多一千塊。
兩個多月用的各種貝類和螺類飼料加起來,也才七百左右,人工蠻算個三百。
實際損失,其實也才兩千左右,可回報率則是非常高的,如果不發生這次病害的話。
李多魚預估,這兩口池塘至少能收獲兩萬隻青蟹,哪怕一隻青蟹隻賣五毛,那也就是將近一萬塊的收入,足足有五倍的利潤。
如果李多魚再使用一些科學手段,提高膏蟹和黃油蟹的產量,那十倍的利潤,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搞養殖失敗是很正常的,可乾這行的,利潤往往都很高,隻要成功一次的話,往往就能掙很多錢。
至少跟山裡頭那些種水果的比起來,他們這一行算是非常好的。
前不久,李多魚向歐哥買籮筐時,得知他們村為了多賺點錢,現在正大力推廣種植文旦和臍橙。
樹苗種下去後,至少要四五年才能結果和豐收,這個等待的時間可比養殖難熬多了。
像青蟹丶生蠔丶海帶這一類的養殖技術,李多魚其實是公開的,隻要村民過來問的話。
李多魚都會告訴他們,然而李多魚的這一次「失敗」,讓不少原本有打算養殖青蟹的村民望而卻步了。
而人就是這樣,當你還沒成功時,說破嘴皮子也沒人願意相信你。
可隻要你賺到錢了,哪怕你說青蟹非常難養,他們也會削尖腦袋往裡麵鑽。
處理完蟹塘的事情,李多魚開始著手丁香魚的事情。
經過一周多的大量收購,鰻魚廠那邊已經囤積了大量的丁香魚,全都裝在籮筐裡麵,足足有四百多筐。
就算用大伯和三叔的拖網船來拉,這麽多筐丁香魚也得拉兩三趟。
這些籮筐是李多魚特彆定製的,由歐哥那邊的竹子廠連夜生產出來的,李多魚總共要了一千個籮筐。
丁香魚曬乾後,變得特彆的脆,用麻袋包裝和運輸的話,很容易折斷。
而在這個年代又沒有那麽多塑料筐,竹籮筐可以說是現在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七月不渡)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8/4879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