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酒是歲月,歌是青春
同學都到齊後,李多魚這才發現,有不少同學帶著孩子一起來的。
有些效率比較高的,孩子都已經五六歲了,有的都已經兩個孩子了。
當大家發現李多魚到了禮堂後,在場的同學紛紛向他圍攏了過來。
「李主任,你可總算來了,大家都等你一天了,今天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你。」
「伱搞養殖賺了那麽錢,也不帶我們一起發財,你那個海帶怎麽養,你得教我們一下。」
有個叫張振平的,以前跟李多魚玩的非常好,兩人經常一起翻牆逃課。
「多魚,你這人不仗義啊,咱們初中好歹一起混了四年,你跟曉英結婚時,怎麽都不叫我下啊。」
「沒錯,你們兩個真的沒意思,不聲不響就把婚給結了。」
還有個女同學,略微有點生氣地說道:「上次我在水產加工廠跟你打招呼了半天,結果你跟不認識我一樣,是不是忘記我了。」
「不好意思,那天比較忙。」
女同學哼道:「那你還記得我叫什麽嗎?」
「啊,哈哈哈。」
「你果然把我給忘了。」
李多魚真的尷尬到很想找個地鑽進去,這些同學的臉看起來是都很熟。
可他們要是不自我介紹的話,是真記不起來他們是誰?
幾十號人裡麵,也就記得幾個經常和自己玩的同學,剩下的,幾乎都有忘記了。
在大家互相打招呼的過程中,李多魚發現同學裡麵,還是漁民多一點。
漁民是非常好認的,天天在海邊風吹日曬的,皮膚肯定好不到哪去。
有些人啊,哪怕隔著兩三米,李多魚也能聞到他們身上濃濃的海鮮味。
有位女同學剛靠近時,李多魚立馬就知道,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敲海蠣。
有位身上不單魚腥味重,還有股濃濃的柴油味,不用想都知道百分百是經常出海的船員,且船艙離柴油發動機非常近。
說起來,他們這一班總共也就三十多人,考上中專和高中畢竟是少數,還真就隻有周曉英丶姚雪丶陳紫怡丶張建華丶李厚丶張德發這麽幾個人。
大多數人畢業後,都跟李多魚一樣回到了村裡麵謀生。
而在這個年代,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是寒門學子丶農民通向上級階層最為簡單的途徑。
而在互相介紹時,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全班混得最好的,竟然不是歌舞團的陳紫怡和有那麽點關係的張建華,而是李厚和姚雪兩人。
這兩人也沒啥背景,但考的都是省內重點中專,一畢業,就被分配到了重要崗位上。
姚雪讀的是經濟學校,畢業後,剛好趕上了創彙時期,直接被分配到了外貿局。
雖然隻是個辦事員,可手裡的權利卻很大,很多想搞外貿的老板都得求她辦事,要是能再熬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七月不渡)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8/48794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