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過了兩個多月,海麵全都是打樁的號子聲。
「呦吼嘿!」
截止到現在,整個擔擔島的海帶養殖麵積加起來有九千多畝。
這個規模已經相當大了,哪怕在前世,擔擔島的巔峰養殖規模也才兩萬畝左右。
目前已經都快達到一半了,看數字好像很多的樣子,可跟擔擔島周邊海域比起來,九千畝並不算大。
再加上李多魚對養殖區域進行了比較科學的規劃,海帶養殖區全都集中在一片名為[小雷洋]的海域。
島上的村民並不能隨便亂養,必須要到村裡麵先報備才行。
所以哪怕搞了近九千畝海帶,目前擔擔島的海麵看起來還是相當開闊的,並沒有很亂的樣子。
要是站在島上最高的山頂看下去,就可以看到海帶養殖區域縱橫交錯,船開過去時,都能看到明顯的水路。
十二月上旬,馬上就到夾海帶苗的季節,今年的冷空氣來的比較晚。
李多魚預估可能要元旦前後,才能開始夾海帶,而剛好所有的事情都集中在那段時間了。
到時候,他不單要開始撈鰻魚苗,南日鎮那邊的養鰻廠養殖的那些羅非魚也要迎來收成。
另外大竹村的那些竹製品,馬上也要出口,實際上,青蟹已經可以出貨了。
可李多魚打算再等等,差不多在過年前的那個月再集中上市。
現在李多魚隻想先把海帶田給弄好來,十二月的海麵,風吹過來,已經很冷了。
可海上乾活的這些人卻一個個熱火朝天的樣子,總共八條船將近五十位工人在海麵上打樁。
一條條綁著塑料泡沫的海帶繩漂浮在海麵上,整個海麵看上去就像一個大型的海上田野。
這要是來一個會寫散文詩歌的,說不定,還真能出不少優秀的作品。
這還是真的,自打擔擔島的名聲打出去後,還真就有一些文人墨客想到他們擔擔島來采風。
可有個條件,那就是希望他們村能包吃包住,李多魚當場就給否了。
老子這麽好的海島丶這麽好的海上田園題材,還要給你們包吃包住,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也因為李多魚拒絕的太狠了,以至於《詩歌》這本詩刊裡,還有首朦朧詩是專門用來諷刺李多魚的。
說他是鐵公雞。
說他是資本家。
得知此事後,李多魚笑得那叫一個開心,周曉英卻覺得他有毛病!
而今天是打樁的最後一天,老李特意準備了一根綁著紅布的大木樁。
這一次規模比較大,大多數海帶樁,用的都是毛竹樁,但頭尾位置,李多魚依舊采用的是大木樁。
畢竟木頭樁還是比較抗風浪的,哪怕遇到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要真拔樁了,也不會一拔一整片。
隨著李多魚緩緩將木樁放進海裡麵,打樁的張師1983小海島,從養殖大戶開始(七月不渡)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8/4879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