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彆走,南下征緬。」
阿桂愣住了,放下茶碗。
很嚴肅的盯著趙莊文:
「繼續講。」
「是。局勢岌岌可危,雲南絕不是久居之地。我們不如挑軟柿子捏,南下打土司,和貢榜王朝搶伊洛瓦底大平原。」
阿桂半天才緩過來:
「貢榜王朝的軍隊大量裝備燧發槍,且其地多瘴氣丶多密林,怕是不好打。」
「不。這次和上次征緬之戰大不一樣。以前我們後勤綿長,急著決戰。貢榜王朝的軍隊故意避戰,堅壁清野,搞的我們處處被動。這次我們慢慢往前推,一邊屯墾,一邊蠶食。半年避暑,半年打仗。」
……
當晚,
阿桂召集多名心腹以及兩個兒子,商議軍機。
之後,將明確命令傳達到所有千總以上軍官。
撤!
帶著家眷,帶著財產,帶著糧食種子一起南撤。
雲南,老子不要了。
服輸——這種品質很難得,出現在貴人身上尤其難得。
服輸,輸一半。
國足深諳此道,貌似狼狽,實則滋潤。我率先認輸,我就能立於不贏之地。
京城發生的那些事已經傳到了昆明。
燒三大殿丶議罪銀丶濫錄科舉丶乾隆父子鬥法丶兵丁圍攻午門等等事件落在有心人眼裡,最終拚湊成了四個字:
大清要完~
……
趙莊文對大清沒有忠心,而阿桂也對大清也失去了信心。
此外,
還有一個關鍵因素:
四川巡撫孫士毅和阿桂私交極其惡劣。
倆人不和,眾所周知。
孫士毅調任四川後,阿桂大清話事人(憂鬱笑笑生)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5726/49205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