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純色琉璃等生意的做開,也有越來越多的渠道被打開了。
這些渠道都會為李昭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力。
農業養殖基地!
李昭帶著人過來的時候,趙春娥她們還在對品種進行檢測。
李昭則是在這個期間盯著之前找回來的番薯、土豆,看產量,包括後續的繁育。
與此同時,他也要為後續的計劃做布局了。
糧種依舊是這些年的重中之重。
不管是新糧種還是雜交糧種,這些都是在同步進行的。
隻是很多研究需要耗費時間和精力,取得的成果並沒有想象中來的快。
就像番薯和土豆,從種植到現在為止,產量是穩定的,甚至是隱隱有些提升。
但這還遠遠不夠。
首先,推廣全國根本做不到的,哪怕這玩意兒的產量驚人。
其次,李昭也不可能將這麼重要的戰略性物資,讓其餘的人得到。
因此,要先推廣也是先在交州境內推廣,最後就是其餘幾個重要地方。
當這些東西成熟,有足夠的量,能讓老百姓也都吃得上,用得上的時候,便可以全國推廣了。
若是一開始全國推廣,李昭用腳指頭都能猜到最後的結局。
這些糧種大概率是不可能出現在老百姓的田間,最終都會被這些有錢有勢的人占據。
隻要這東西到時候整個武國都能種植和推廣後,那才不會稀缺。
也隻有那個時候,武國才能真正的具備糧食底蘊,才有真正開啟國戰的能力。
在那之前,李昭需要步步為營。
這一日,輪到李昭上課了。
這次是六年級甲班和乙班。
這種大課往往都是兩個班級一起進行的。
也就是第一方陣的學員!
嘩啦啦——
李昭將木板推到正中間的區域,然後將一張巨大的地圖展開。
也就是將這張充滿彩色的地圖展開的一瞬,坐在座位上的李昊崆、趙誠等人紛紛站起。
他們瞪著大眼睛,像是在看絕世珍寶與美女。
“這是什麼?”
因為李昭每次上課都很獨特,講解的東西也很不同,導致大儒們也都開始爭相前來聽課。
像現在,隻要是沒課的都會坐在後麵。
這幅交州地圖彩色版放大出來的時候,大儒們都有些神色失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