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月二十,日掛西山頭,已是申末酉初(下午五點)。
珞珈山主峰
觀海城。
城主府和對麵的中城酒樓一並張燈結彩,敲鑼打鼓,掛紅迎新,隻因郡守杜文知今日要迎娶第十三房夫人。
觀海城早已傳遍,郡守死了十二夫人,所以新覓得南鎮一年芳二八姑娘為十三夫人。
前三月十六日就發了告示:"郡守大人既定於三月***婚,全城官員百姓須上稅恭賀,著各轄下侍衛挨家挨戶征收。"
這幾日來,滿城百姓敢怒不敢言,隻能心中暗罵狗官又找借口收刮民脂民膏
中城酒樓能建在城主府對麵,無疑就是為了給郡守府的人提供方便的,中城酒樓的幾個掌櫃的,無一不是杜文知的親信。
樓中歡聲笑語,和杜文知這個郡守沾親帶故的人無一不是一方富紳鄉首,各個縣的知縣更是唯杜文知馬首是瞻,是以南嶺郡儼然就是他杜家的天下。
郡守城主府和中城酒樓之中眾人皆大歡喜,觥籌交錯。
而城中百姓無不暗裡謾罵,家家戶戶皆怨聲,都在罵狗官又是禍害彆人女兒為由的明目張膽斂財。
入夜,開席。
慧能和杜文知、朱權、以及一些知縣、下屬等都在主樓第一雅間,且等大家用過晚飯之後,杜文知再邀眾人去郡守府內觀行合巹之禮。
朱師爺早已命人將新娘子一家送到了酒樓內一間雅間,著一列侍衛守著他們用晚飯,朱師爺早已悄悄令下:"既是強娶,要是有人敢鬨事,便一刀結果了去。"
第一雅間內,杜文知先舉杯敬過父親慧能之後才敢坐下;慧能一身錦斕袈裟上坐,儼然一個得道高僧,可他卻坐在煙柳繁華地、酒肉圓桌前,讓人覺著是個酒肉和尚而在珞珈山範圍內,沒有任何人敢當麵罵他"酒肉和尚",畢竟在場所有的知縣、下屬皆以慧能父子為南嶺的"天"。
慧能之所以一直以和尚的麵目示人,就是要告訴中原河南少林寺,他慧能如今就在南嶺,就以少林和尚的名頭活著,少林當初追殺他將之逼進迷林,如今可還敢來?!
席間。
第(1/3)頁
第(2/3)頁
慧能瞧著一個端菜的侍女生的俊俏,心道今日兒子大婚,自己也有念頭消遣消遣,便轉頭悄悄告訴了朱師爺,朱師爺會意,早早吃了飯提前下席安排去了。
不多時,幾個侍衛押著那侍女從中城酒樓後院側門送了出去,直奔郡守府後麵禪院去了。
中城酒樓幾個小掌櫃由著這群侍衛抓人,卻沒有一個敢多言的,畢竟是慧能禪師看上的人,便是大掌櫃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能事後給女孩家裡賠些銀錢了事。
近於城主府也有很多店家或是掌櫃看不慣城主府的作風的,都知道慧能以禪師身份示人,明麵上不娶妻納妾,可背地裡糟踐了不少姑娘;他們明麵上不敢多嘴,隻能背地裡悄悄傳些慧能的醃臢事出去。
坊間私底下就流傳著城主府的醜聞,說是慧能禪師其人比畜生更壞,送禪院的年青姑娘,能活著送出禪院的少,送郊野埋了的居多
與此同時。
觀海城郊南鎮一條巷子內,一處近山林喚作"南鎮王家菜"的小客棧,閣樓雅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