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小雨作佝僂老人打扮,挑著兩個泔水桶,腰間掛一個小燈籠,就著微微火光,在山間緩行。
聚峰山天璣閣後山山門。
一個小小門樓刻‘天璣閣’三字,一側是一個修在崖壁古鬆下的閣樓,閣樓在崖口斜彎處,正好可以看見下山的蜿蜒石道。
小雨走近了打望,遠遠瞥見閣樓裡有人盞燈抄經,於是輕輕叩了幾下門上銅環。
那閣樓裡道童聞聲,提著手裡毛筆走到了屋簷底下,對著斜下方那挑桶敲門的人問道:“可是山下送油的人?”
小雨輕輕咳了幾聲,壓著嗓子裝作老人聲氣回道:“不是送油的,是收泔水的。”
道童皺了皺眉,詢道:“怎麼今兒個收泔水來這麼晚?”
小雨來之前早打聽清楚了真的收泔水老頭兒的行蹤,提前給了他一兩銀子作為補貼,告訴他今兒個山上有事,不讓收泔水,也就讓他歇下了。
小雨自己則是摸著時間晚上山,為的就是等天黑好動手。
聽得那小道童這麼一說,小雨笑嗬嗬回道:“田裡薅草晚了些,所以這時候才來收。”
小道童打量了幾下這個老人家,隨即回道:“好的,那您等等,我這就來給您開門。”小道童返回閣樓裡放了手中毛筆,又在左側匣子裡拿了幾錢銀子,快速去將後山山門拉開。
“咯,這是今日的銀子,您老收好。”小道童將銀子遞給了‘小雨’。
小雨伸手接過銀子,數了數銀子有六錢,他隻收了一錢,退了六錢給那道童,回道:“小師父,你看,今天也太晚了些,我估摸著隻能跑一趟,所以這錢啊,我隻收你一趟的錢,其餘的明早再算如何?”
小道童點了點頭,說道:“也好,這麼晚了,我估摸著您老人家也隻能走一趟。”
小雨拉了拉擔臭桶的繩子,點頭回禮,隨即挑著泔水桶便往山裡走。
第(1/3)頁
第(2/3)頁
臨行前,小道童叫住了他,喊道:“哎,大爺,您等一等,家師說了,今日瑤光閣有貴客,泔水桶已經拉到前閣開陽殿了,所以最後一個閣樓您不用過去。”
“好勒,小師父放心,我便隻收開陽峰的泔水便是。”小雨壓著嗓子回話,隨即轉身往索橋而去。
天璿宗乃是以聚峰山主峰天璿峰為根基建立,聚峰山最高的幾座山峰狀如天上北鬥七星排列,而其七座山峰也是以北鬥七星命名,其中天璿峰最高,峰上地域也最為廣闊,天璣峰其次卻地勢最為險峻,故此劍宗名天璿,主閣名天璣閣。
七峰分彆是天樞峰、天璿峰、天璣峰、天權峰、玉衡峰、開陽峰、瑤光峰。
天璿峰上有天璿宗最大的幾個閣樓,也是天璿宗眾弟子所在之地。而天璣峰便有天璣閣所在,乃是其掌門七星道人的道閣,是以山門以天璣命名,其餘六峰均有一個長老鎮守,峰上樓閣皆以北鬥七星的名字命名。
小雨挑著泔水桶一路穿峰過索橋往開陽峰走,峰內值班的弟子見了是個收泔水的老頭子,便毫無疑心,有的甚至掩麵捂鼻子離得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