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文武。
半月後,李仁率領並州血騎帶著數萬遷徙的齊民走到了雁門關,正式進入雁門關。
在雁門關,除了血騎,所有齊民也進行了登記造冊,然後按照北掖王城的歸屬,開始跟著各種的所屬地官員前往新的地方開啟新的生活。
而也就當日,秦國正式出兵全麵占領了齊國,徹底覆滅了六國,將中原華夏徹底一統。
“華夏中原徹底一統,秦並成為天下僅存的兩大帝國。”起居官平靜的記錄。
這是一個曆史的分界線,隻不過主角不是並州,而是秦國。
秦國成為夏商周以來,又一個統一華夏的帝國。
若是沒有並州的存在,秦國或許將成為天下唯一的華夏正統。
不過沒有人會因此而遺憾,因為並州的存在,華夏中原徹底解決了北方蠻夷的入侵。
“接下來,秦國的動作,不會是我並州,而是百越。”安期生分析著天下局勢。
秦並或許會有一戰,但絕不是如今。
因為並州的誓言,加上秦國周邊還有百越,在解決百越之前,秦國想跟並州開戰,也會是師出無名。
因此,並州至少還有數年的安穩發育時間。
“徹底開發大淩河以北吧!”
言晏也沒有猶豫。
秦國想要徹底穩定下來,至少需要三年,然後想要對並州有所動作,也要占領百越。
否則就是同室操戈,會被曆史所詬病,因此,並州至少還有六年時間去發育,之前不能再被秦國卡住糧草。
“通知墨家,農家,公輸家加快研發進度,在半年內確定大淩河以北開發計劃。”
言晏繼續說道。
時間不等人。
他雖然他很欽佩嬴政,但是他現在已經和嬴政站在了同等的高度。
而且相比於秦國,其實並州更有優勢。
秦國內部的矛盾太多了,若是不能完美的解決,秦國雖強,一旦內亂,反而會比並州劣勢。
秦國的一統是建立在覆滅六國的基礎上,加上秦國本身就已經是存在超過百年的帝國,內部勢力和矛盾遠比新興的並州要多得多。
換句話來說就是,秦國的強盛,其實就像是煙花一般,盛極而衰。
就看扶蘇是否能成為秦國的第三位中興之主。
若是扶蘇做不到,秦國或許就會向趙國一般盛極而衰。
所以,對於扶蘇,並州高層的心情是複雜的,畢竟扶蘇是他們看著長大的。
從內心來說,他們是希望扶蘇能成為秦穆公,秦孝公之後的又一位中興之主。
但是從並州的角度來看,秦國越弱,並州越強。
隻是,安期生等人卻不認為被言晏帶著長大的扶蘇成不了秦國的第三位中興之主。
言晏其實也內心複雜,他能改變的已經改變了,剩下的就看秦國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