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這幅畫當真是張萱的真跡,那無疑是一件稀世珍寶,其價值根本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絕對稱得上是無價之寶!
然而,沈愈的眉頭很快又皺了起來!
在唐代,畫家們作畫大多是不留落款的!
這在當時是一種風氣,誰落款,誰尷尬!
唐代大畫家們更傾向於讓作品本身說話,而非通過落款來彰顯自己的身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幅畫上出現“張萱”二字,反倒顯得有些不合常理!
甚至是純純有些多餘。
但不可否認的是,從畫作的紙張質地、筆墨風格等方麵綜合判斷,這幅畫肯定是一幅貨真價實的古畫。
想到這裡,沈愈不禁再次望向了牆上的這幅衛夫人繪像!
何為仕女圖?
仕女不是侍女,而是指古代身份高貴的女性。
一般來說,都是達官顯貴或者名門望族出身。
也就是俗稱的大家閨秀與名門貴女!
比如張萱畫的虢國夫人遊春圖。
虢國夫人本名楊玉瑤,乃是蜀州司戶楊玄琰的三女兒。
她的親妹妹就是曆史上最有名氣的女子之一,楊貴妃楊玉環!
早期的仕女畫形式較為單一,往往隻是單純的一幅人物繪像,畫麵元素稀少,色彩運用簡單,構圖也缺乏變化,整體顯得單調且乏味,難以展現出古代名門貴女們豐富多彩的生活。
但是從張萱這裡開始就不一樣了,遊春圖,繪畫圖,賞雪圖,彈琴賞花,煮茶刺繡,各種各樣的娛樂都畫在了紙上。
等於從簡單的證件照直接躍升為充滿生活氣息的大片,這樣的人不是宗師,誰又是宗師?
看到這裡,沈愈心中對虛風這個胖子暗暗稱奇。
這家夥看似大大咧咧,沒想到氣運竟然如此的高,竟能機緣巧合之下淘到這樣一幅疑似張萱真跡的古畫。
當然,也隻是這胖子運氣好!
他的眼力明顯很渣!
漏寶了!
看了下標簽,這幅畫僅僅標價12萬。
對於這麼一幅古畫來說,哪怕是臨摹的高仿,也是低得離譜,完全如同白菜價一般。
“鑒寶!”
沈愈在心中默默念了一聲,旋即再次將目光聚焦於這幅畫作之上。
刹那間,一團深紫色寶光霍然出現在畫的上方三寸之處。
其大小仿若一顆飽滿成熟的山核桃。
沈愈見狀,不禁微微挑眉,心中暗道:“沒想到竟是一幅元代摹本!”
這般發現,既在沈愈的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意料之中:張萱真跡的可能沈愈覺得隻有一成,剩下的九成是其它朝代臨摹的。
意料之外:沈愈沒想到這竟是一幅元代摹本,從核桃般大小的寶光看,臨摹的人應該名氣還不小。
而張萱這兩個字,很可能是不懂行的現代人寫在上麵的。
無非是想多賣幾個錢罷了。
仕女畫宗師是張萱,那就寫張萱好了!
絕對不是臨摹者所寫!
“虛風啊虛風,碰到你師叔我,算你運氣好!”
喜歡古玩之金瞳鑒寶請大家收藏:古玩之金瞳鑒寶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