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少年被她戳破自身秘辛後如何了,寧無心管不著,她隻要確認一件事——在她離開小鎮以前,寧老婆子的死不會暴露,甚至於,一直埋在某座山水相間的風水寶地,就夠了。
至於傅梨,或者那隻黑貓到底察覺到了什麼,不外乎兩點罷了。
第一是察覺到了她帶來的危險;
第二昨夜裡老廟天尊殿內發生之事被其洞悉?又察覺到了哪一種程度?
卻不是她當下該理會的了。
或者她並不擔心,她將老廟當做布局收官的所在的“寶地”,為的正是查缺補漏,避免這種現象的出現,她忽然抬首,目光與大殿天尊雕塑對視,皆是一派笑意。
伸出右手放在左肩上,痛入骨髓之意並未消減,小鎮確實神秘,她一身傷勢近乎痊愈,然觸犯規矩所烙印下的懲戒印記,卻未有一絲消退的跡象,約莫隻能等著自行痊愈了。
與此同時,傅家小孩步履艱難的模樣浮於眼前,加上不經意的遮掩,不難猜測,昨夜一戰,動用了全力的小孩,將遭到何等眼中的懲戒。
都說竹山教天下行走傅明鏡頗有上古儒修之風,是千萬年來,女儒第一人,前世寧無心頗有些小人心思,覺著不過是那些儒門酸腐吹噓罷了,著實太過浮誇托大。
其後,得知傅明鏡墮入魔道,倒不免真有幾分側目,無關於個人修為高低,地位,隻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結合起來的評價,彼時也不禁眯眼點頭,認為她或是真有幾分能耐,不完全是吹噓的。
此刻,卻真有幾分了然了。
都說三歲看老不外乎如是——不論是從答應其母的“殺叔父”一家,到為了幾句不知真假的空話,願意幫她到這種地步,有種“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意思,還是扒屍寧老婆子時的那句“隻此一次”,都有那麼一兩分意思,但好在,她雖然執拗,卻並不迂腐。
有意思,有意思啊。
這些念頭一晃就又被寧無心拋諸腦後。
這些時日,為了擺脫自身局麵,很多時候不是在籌謀,就是在算計,很是沒有時間去琢磨未來的一條路該是如何走,才能走得更遠更穩這件事。
如今,寧老婆子既死了,她也是該好好琢磨了。
譬如,她放棄了魔道的老路,試圖拜入太白道宗的話,那前世兩百年中搜集到的各路魔道經典都用不上了。
其中很多價值頗高,有一兩卷甚至批注有一個“絕”字,其中一道殘卷甚至與“無上秘典”有點關係,若是追查下去,說不定有機會碰上某個古代大能的傳承之地也指不定。
此世間功法劃分為三個大層次——普通功法、秘典、道經。
前者最次,而後者為最佳。
而其中,又有不同的區彆,譬如普通功法與秘典,隻分為“人地”二級,而道經則劃分“天地人”三級,天地人中的天階道經,又以有著古先賢批注,譬如“絕”“極”“儘”為最佳。
意味著,此卷乃是此道之絕倫,極致,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