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一切果然大不相同了。
在清明意識與數百年經驗引導下,寧無心此番突破煉氣一層,隻用時三個時辰,儼然不弱於,那些或有長輩“醍醐灌頂”,或是自身根骨卓絕到了八鼎乃至堪堪達到九鼎的天驕之輩了。
猶記得上一世,她引氣入體就已是花了兩個時辰,踏入煉氣一層更是花了兩天,這意味是個好兆頭?這還不算在體內流動時,有近五成的靈氣在功法作用下滋補肉身的緣故。
最關鍵的,依舊是她意誌力使然,支撐著她靈台清明,這一點寧無心不會忽略。
這個念頭一閃過後,便又將沉思沉入功法運轉之中了。
隨著又一大周天的運轉,在功法的運轉調度下,大量靈氣先是分撥出去一部分滋養肉身筋骨,剩餘另一部分,才一點點被壓縮成一絲暖流在經脈中流轉,最終彙入丹田。
一切如吃水喝飯般簡單。
直至運轉了五個大周天,寧無心已察覺到肉身有了明顯的增強,這遠比一般修士修行時,不過一成靈氣滋養的肉身強的太多了。
這對於尋常修士而言,十分之雞肋,大量拖延了修行速度,寧無心卻覺得,若是可行,她甘願將所有靈氣先用以滋養肉身,可惜,功法有功法的限製,五成已經是極限了。
到了此時,寧無心靈台清明也逐漸散去,一絲浮躁陡然升起,卻是在提示她不能再繼續修煉下去了,這同樣是修行中的一種限製,長時間的修行,不免損耗精力。
寧無心意誌力,較之剛踏入道途的修士必然強太多。
可惜,除了意誌力外,神魂的強大與否,在修行之路早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寧無心重生了,神魂卻沒有因此而有所改變,就算經過真凰涅槃血脈洗禮,也不過增強了一絲。尋常修士初入道途,看個人天賦高低、心誌強弱、神魂強弱、以及功法的高明程度,至多能將功法運行兩至五個大周天,她卻靠著意誌力修行,強行運轉了五次,達到某個程度的極限。
這已然驚世駭俗了。
但世間事,各有規矩,寧無心終究也不能越了界限,否則不單修行事倍功半,也會極大損耗精神力,這無異於是寅吃卯糧的行徑,長此以往,隻有反受其咎之果,未免得不償失。
想要改變這一點,一則待修為增加,開辟了識海,神魂強大,修行時間便隨即延長,二則是換一門更為高深的功法,譬如天階道經,屆時或可打破常規,延長至六到七個大周天的時間。
最後便是提升根骨重量了。
這也是正是天賦根骨卓絕者的優勢之一,至於優勢之二,便是在於吸納靈氣的多寡,打熬靈力純度與速度了,而優勢三,乃至四,總之還有很多。
當然,終歸還是有一個極限擺在那裡的,傳聞根骨重逾十鼎,又身懷天階道經的天之驕子,能夠在初入道途時,運轉九個大周天,而這便是初入此境界的極限了。
正因如此,方才有百日築基這等妖孽的出現。
寧無心對此倒隻是一笑置之,並不因這類天之驕子而心生嫉妒,也不因自己隻能運轉五次而妄自菲薄,相比於上一世,不過三次而言,此番已經是極大的驚喜了。
能運轉五次功法,便意味著,她此時修煉的速度,即便被截去五成,卻並不比上一世慢多少。
且她並不認為,百日築基便是衡量一個修士高低的標準,每一個修士都有自己的一條路,十鼎天驕優勢之大,能在修行之初一騎絕塵無可厚非,然,究竟誰能夠走到底,猶未可知。
畢竟,道途之路太長了。
根骨隻是衡量能走多長的其中一種,剩下的“悟性、心誌、福緣”都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