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什麼,寄給誰?”楊帆問。
女鬼先是愣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慌忙將兜裡的東西掏了出來,那是一個銀手鐲,看起來是小孩子戴的。
“楊站長,我想讓您幫我寄這個東西。”
女鬼想了想,“要寄的那個人我也不知道是誰。”
女鬼名叫劉麗,生前是一名環衛工人,死的時候三十五歲,死了快五年了,因為在工作的時候車禍意外死亡。
她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街道清潔,那條街道繁華,每天人來人往很多。
那天她和往常一樣正常工作,人群中突然三個中老年人在大聲爭吵,引來了很多人圍觀。
劉麗也沒有忍住好奇站在邊上聽了一會兒,從他們的爭吵中大概聽出了事情原委。
那三個人中,其中穿著大皮襖的男的和滿頭白發,穿著素樸的老太太是原配夫妻。
挽著男的穿著綠色旗袍的男的小三。
男的和原配年輕時候丟了一個女兒,這些年他們為了找孩子奔波在國內各地,卻始終未找到孩子。
為了找孩子兩人沒了工作,還欠了外債。
時間一久,男的就產生消極抵抗的情緒,不願意再尋找孩子,想要回歸正常生活,重新再生一個。
可女人不願意,她不放棄尋找孩子,也不願意再生一個孩子作為女兒的替代品存在。
於是意見不和的兩人產生了劇烈爭吵,差點鬨到離婚,最後,男的勉強妥協,他留下工作每個月給女人一點生活費,她願意找就自己去找,他不再繼續找孩子。
女人同意了,繼續踏上尋找孩子的路。
剛開始男人都履行自己的承諾,每個月給女人一點生活費。
但時間一久,他就不願意給了,還催著女人回去,並威脅女人要是不回去的話就不給錢。
女人不同意,果然第二個月男人就斷了女人的生活費。
女人無奈之下,找朋友借了一點錢買了一輛三輪車,做煎餅果子掙錢,開著三輪車一邊掙錢,一邊找孩子。
可隨著時間變化,男人不滿足一個人的生活,於是和廠裡的一個單親媽媽勾搭在了一起,還生了兩個孩子。
女人常年不在家,不知道這些事情。
偶爾回去的時候那兩人也藏的很好,從未被發現。
女人找了孩子將近三十年,走走停停,一邊打工掙錢一邊尋找孩子,但依舊一無所謂。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她老了,加上她的辛苦勞累,得了慢性病,找不動了。
於是她帶著這些年剩下的一些積蓄回到當初和男人共住的家裡。
那個房子是當初兩人結婚時共同出錢買的。
可她回來後才發現那裡的房子已經拆遷,男的一個人拿走了所有的拆遷款搬去了其它地方。
後來女人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男人在她走後成了一個家,現在和現任以及兒子女兒住在一個高檔小區。
她去找他們,那個男人卻不認她,將她趕了出去。
今天女人看到他們一起出門逛街,想到自己辛苦在外找孩子,他卻帶著小三住在他們的房子裡還養了另外的孩子,帶走了所有的拆遷款。
女人氣不過就當眾和他們吵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