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夜晚。
淡淡的月光下,一道人影掠過穀口。山穀中,是個小村子,尚有幾點燈火未熄。人影途經村南的土堆前,稍作停頓,又在村口徘徊片刻,遂直奔村後的大山而去。
穿過林子,越過溪水。
人影消失在崎嶇陡峭的山道之中。
轉瞬之間,熟悉的山崖就在眼前。
人影落下身形,是位少年,長衫飄飄,步履輕盈,卻又神色凝重,濃眉下的雙眸中透著思索之色。
正是於野。
之前走錯了路,途中耽擱了幾日,今晚趕到星原穀之後,他將坐騎藏於穀外的樹林中,獨自返回於家村。
他不敢驚動村裡的族人,因為大仇未報,他無顏麵對父老鄉親。
不過,途經村口的時候,他查看過老樹下的兩間草屋。那是裘伯的居所,卻疏於打理、落滿灰塵,老人家顯然不在村裡。
此處的山崖,便是裘伯帶他養傷的地方。
於野往右走了十餘丈遠,他曾經藏身的山洞依然如昨。透過烏黑的洞口看去,狹小的山洞內多了一堆枯枝與鳥糞。除此之外,什麼都沒有。
從去年歲末的大雪封山,直至眼下的夏末秋初,已過去了九個多月。這麼長的一段時日裡,裘伯他人在何處
一位年邁的老人家,難以走出星原穀。何況他丟棄了竹杖……
於野轉身來到一堵崖壁前。
崖壁前,是片荊棘樹叢。他清楚記得,裘伯的竹杖便是丟在此處。而此處的山路頗為陡峭,當時又布滿積雪,裘伯沒有竹杖,如何下山離去
於野皺著眉頭,陷入沉思。
想要找到裘伯的下落,便不能放過任何疑點。
於野回想著他撿到竹杖時的情景,細細查看著麵前的樹叢。
沒有積雪的覆蓋,可見樹叢中的堆滿了碎石頭。而碎石之間,有塊凸起的青石,僅有拳頭大小,看著倒也尋常,卻深入地下數尺。倘若沒有神識,難以發現它的異常之處。
於野禁不住伸腳踩去,青石卻紋絲不動。他腳下稍稍用力,青石忽然下沉。與此同時,身後傳來石頭摩擦的聲響。他回身看去,不由得瞪大了雙眼。
身後便是崖壁。
足有十餘丈高的崖壁,與大山連為一體。崖壁上罩著青苔、掛滿樹藤,看上去沒有任何玄機,卻突然從中裂開一個洞口。
於野看著洞口,又看向樹叢。
樹叢中的青石依然完好,卻下沉了三寸。
陣法機關
自從上次見識過桃瘋等人的陣法之後,便查閱典籍,對此略有認知。獵戶與江湖人使用的機關陷阱,多為構造之巧;而修道之人的陣法機關,不僅有構造之巧,還有陣旗、禁製等諸多手段變化之妙。
倘若裘伯是位修道高人,如此陣法機關對他來說再也簡單不過。
難道裘伯他在洞內
洞口有著兩尺寬、五尺高,洞內黑暗莫測,卻似乎封閉了許久,從中散發出一陣腐爛的味道,
於野遲疑片刻,低頭側身走入洞口。而他尚未站定,再次聽到石頭摩擦的聲響。
竟是一塊石板,緩緩堵住了來時的洞口。而旁邊的地上,則是凸起一塊青石。倘若踩下石頭,應該能夠打開洞口回到洞外。
於野伸手摸出一顆夜明珠。
微弱的珠光下,是個丈餘方圓的山洞。洞內空空如也,根本未見裘伯的人影。而山洞的右手邊,另有一個五尺高的洞口。
於野正要走向洞口,又停下腳步。
所在的山洞雖然空無人影,而當間的空地上卻有一塊石頭。石頭上麵,擺放著一個小小的黑色環狀之物。
這是什麼東西
於野低頭打量。
環狀之物,如同納物戒子般的小巧,而質地並非玉石,反倒像是黑鐵,即便以神識掃過,它依然是個普通鐵環。
於野伸手撿起鐵環。
鐵環入手刹那,神識自然而然浸入其中。
於野眉梢一挑,微微訝然。
鐵環之中,另有天地
這枚看著不起眼的鐵環,果然是枚納物戒子。而尋常的納物戒子,僅有數尺大小。鐵環中的天地卻有數十丈方圓,其空間之大遠遠出乎想象。
於野將鐵環套在左手的中指上,催動神識輕輕揮動。
一枚玉簡與一塊巴掌大小的玉石落在地上。
鐵環內的空間雖大,卻僅存放著兩樣東西。
於野撿起玉簡與玉石分彆查看。
玉簡內是篇功法,《天禁術》。暫且不明用處。
玉石,為紫玉雕刻,巴掌大小,晶瑩剔透,稍稍折射夜明珠的光亮,瞬即煥發出片片耀眼的紫色光芒。而便在光芒閃爍的瞬間,似有磅礴的氣機在蘇醒爆發,頓然使人心神震蕩而惶恐不安。
於野慌忙收起玉石與玉簡,猶自驚奇不已。
這鐵環與鐵環內的物品,難道是裘伯所留
於野舉起夜明珠,慢慢走向旁邊的洞口。
當他踏入洞口之際,臉色大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