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聲音含糊。
帶有幾分哭腔。
“……我也不想生病……”
“我又不是故意生病的……”
“但爸爸媽媽說我不聽話……”
“說我生病活該……”
“我沒有。”
孩子很難受。
在聽到爸爸媽媽那樣的指責後,他真的很傷心。
……
遲秀川耐心的聽著孩子抽抽噎噎的有些黏糊的講述。
“嗯。”
他點點頭。
“我相信。”
“你肯定不是故意要生病的。”
……
孩子睜大眼睛看著遲秀川。
遲秀川輕而易舉的相信讓他有些懵,也有些不知所措。
……
遲秀川眼睛微眨,“我想……”
“你的爸爸媽媽也相信這點。”
“但他們太擔心你了。”
“就有些著急了。”
“你也知道,人在著急的時候就會說些不是自己本心的話。”
“你的爸爸媽媽可能也在後悔呢。”
……
真、真的嗎?
孩子的腦海裡浮現當時的畫麵。
爸爸、媽媽看著他……
臉色冷漠而不耐煩…
還有爸爸媽媽的那些話……是跟臉色一樣的冷漠的、不耐煩的語氣……
……
孩子很難相信遲秀川說的那些…
他無法釋懷……
……
“真的很難相信嗎?”
遲秀川看著孩子的眼睛。
“你跟爸爸媽媽在一起那麼長的時間。”
“你跟他們的記憶有那麼多。”
“爸爸媽媽怎麼對你的點點滴滴也有很多。”
“……爸爸媽媽也會有不小心犯錯的時候。”
遲秀川微微歎氣。
大部分父母都會有大人的傲慢。
因為確認自己怎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
是以此為出發點的。
所以就算得到了意料外的反饋,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自省,而是責怪孩子。
他們甚至為自己感到委屈。
認為孩子不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但想想爸爸媽媽對你好的時候……”
“是不是……”
“就沒有那麼的難受了?”
大部分的父母,終究是愛孩子的。
除了偶然因為認識的差異而造成的誤會,孩子肯定都會在生活中感受到父母濃濃的愛。
……
孩子的神色呆呆的,懵懵的。
眉眼間有幾分倔強。
似乎不想這麼輕易的就原諒爸爸媽媽。
但曾經的記憶漸漸填滿腦海。
……
爸爸媽媽牽著他的手。
爸爸的手很大很溫暖。
媽媽的手比爸爸的手小,也比爸爸的柔軟。
卻是一樣的溫暖。
……
爸爸媽媽低頭看著他笑。
問他想吃什麼……
想去哪裡玩……
問他學校裡發生了什麼?
跟同學相處得好嗎?
……
媽媽的手放在他的額頭上。
有些微微的涼。
媽媽給他倒水,給他拿來了藥讓他吃下去。
……
爸爸帶他去醫院掛鹽水。
出來後給他買了一個熱氣騰騰的烤紅薯。
好好吃。
……
孩子眉眼間的倔強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
孩子的眼睛又有些紅了。
……
“我們去見爸爸媽媽。”
遲秀川微微笑道,“好嗎?”
“去告訴他們你為什麼傷心?”
“爸爸媽媽不知道他們的行為會讓你這麼傷心。”
“爸爸媽媽很厲害。”
“但有時候,爸爸媽媽也很笨的。”
“需要你把話跟他們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