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業的止血術,長進沒那麼快,沒有巨額的學識點灌溉,也隻能慢慢來啊。
方子業也不能跑出去把彆人砍一刀,然後再給彆人縫起來這樣搞學識點,這樣子的後果就是進去踩縫紉機。
“那個啥,其他醫院的博士報考,暫時先觀望著吧。”袁威宏忽然這麼提點了一句。
方子業猛地轉頭,目光略錯愕。
兩個月前,老師可是讓自己出去找讀書機會的。
現在要自己觀望?
“好的師父。”但方子業毫不猶豫地回。
“你彆怪老師自私啊,咱們醫院自產的人才,最好的就是自產自銷。咱們醫院的平台也不算小了。”袁威宏繼續摸了摸鼻子,滿臉的笑意。
袁威宏是真的沒想到啊,給了方子業一篇文章,竟然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化學效應。
可不能隻看到方子業現在的實力所簡單對標的標準,而要看到方子業的提升速度,這種可以有底氣的情況下,自在地去爭取過程中,方子業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後勁。
如果方子業真的能夠走到技術證道,以常人難以揣摩的視角,完成不可思議之操作,然後再反哺他的科研的話。
嘿嘿,在外科,畢竟操作和技術才是王道。
“師父,那怎麼可能?”
“也就是說,現在鄧教授已經?”方子業也沒把話說滿。
雖然現在隻有自己和老師兩個人,且是中午的午休時間,方子業也怕隔牆有耳,覺得師徒兩人是在嘚瑟啊。
“鄧教授給你身邊還是派了個眼線,隻是你不知道而已,你的長進速度,他最近自然看得到。”
“算是已經默認了。”袁威宏點了點頭。
要說方子業目前的底蘊,不算特彆差了。
臨床操作的進展,在練功房裡風生水起。要說科研方麵的文章產出的話,是,一區的文章是自己給的,但也有文章是方子業自己寫的啊。
之前隻是英語小作文,但現在發表了那就是文章,文章數量也撐了起來,代表著方子業是在科研方麵也是做了事情的,不是在一味地等著投喂。
誰有那麼多東西喂啊?
“師父,那我是不是在勉強出關第一個練功房之後,就要開始一邊著手進實驗室的事情了?”方子業如此低聲問。
方子業自然覬覦那提前畢業的好處,隻是,要提前畢業,就要麵臨一定的風險和壓力。
風險是,比彆人少了一年積累,在留院考核的時候,積累的時間不足。
壓力就是,要畢業,要出國,要跟班住院總,時間非常擁擠,而且還要發博士畢業需要的sci文章,需要完成博士畢業課題的設計與畢業論文的書寫。
外人看起來的所有捷徑,其實不過都是個人默默地付出和努力,通過常人難以想象的時間擠壓,再加上一定的天賦,才完成跨越。
“你想養細胞不?”袁威宏側頭問。
“肯定想啊師父。”
“基礎實驗的一些技術,其實也就是工具,你可以會了不經常用,但不能不會,不然的話,以後機會到來,就算給我一個麵上課題,我都結不了題了。”方子業點了點頭,非常清醒。
麵上課題,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彆稱。
“那就去唄。有些技術的確是工具,如統計學方法、流行病學的方法一樣,是要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