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萬一等會兒方教授生氣了,說一半又留一半,那我們就難受了。”
基礎科研,最終的目的還是服務於臨床。
所以,張利民教授也想知道,方子業這一次要報告的內容,到底有什麼優秀之處。
之前隻是一個標題。
標題嘛,眾所周知,就是為了吸引眼球的。
寫作文的套路就是龍頭鳳尾豬肚!
張利民教授沒有架子,這麼說完之後,眾人也都不再集群,隻是靠近的幾個教授自我介紹了一句後,就和張利民教授互換了聯係方式。
緊接著,方子業也被杜英山教授等人領著認識了骨腫瘤學組的一些大咖!
華國醫學會,骨科分會,骨腫瘤學組!
一層一級,專科細分。
“這位是林建華教授,也是我們骨腫瘤學組的組長,是子業你的老師,以後你要多多和林組長請教。”杜英山教授道。
林建華身高不算高,才一米六幾,矮個子,身材消瘦,不過沒有任何人敢小瞧他。
林建華來自福省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任院長職務,並非來自名院,卻可以在全國那麼多名院大佬之中,做到骨腫瘤學科帶頭人的位置,相當牛逼!
這可不是單純靠著人情世故上去的。
林建華道:“杜教授,剛剛張院士都說了,今天我們都是學生,應該是我們請教方教授啊。”
“如果我閱讀的學術邀請函沒有理解錯的話,我們骨科的腫瘤治療,將會從各個專科的腫瘤治療中單獨獨立出來。”
“年少有為四個字形容方教授都是這四個字的榮幸了。”
方子業聞言抱了抱手:“林教授太過於抬愛了,過譽不敢當。隻是略有發現,所以就心急了些,打擾到林教授您的行程了,等會兒希望林教授可以多多賜教。”
另外還有肖建森教授,現任海軍軍醫大學骨科醫院院長,腫瘤學組副組長。
劉曉輝教授,京都積水潭醫院骨腫瘤科主任,副組長……
陳建民教授,齊魯醫院骨科主任兼骨腫瘤科主任……
方子業一一認識了一二十人,每個人的來頭都很大,在他們麵前,杜英山教授的履曆仿佛薄弱得像個孩子似的。
這並不是誇張!
在這一刻,雖然人數少,可也讓方子業體驗到了一種,往來無白丁,談笑皆鴻儒的感覺。
時間有限,大家不是來與方子業相互自我介紹的,更不是與方子業寒暄的。
這些人能抽空過來,算得上是給了方子業以及中南醫院最大的情麵。
你主動提起來的學術報告,就必須要言之有物,不然的話,以後彆人噴不死你!
八點五十分,杜英山教授被趕鴨子上架來到了學術報告廳的講台上,拿起了話筒——
講著開場白:“首先,我代表個人,代表中南醫院的骨腫瘤專科,代表我們中南醫院的骨科,我們醫院,歡迎各位教授、專家、學者的蒞臨指導。”
“其次,如果這一次的主動學術報告的邀請,打擾到了各位教授的規劃、安排的話,請允許我提前給各位教授致歉。”
“今天這一次學術報告,並不算是非常正統的學術交流會議,所以我也就不多說廢話,下麵將時間,交還給我們醫院的方子業教授,與大家一起分享和解讀骨腫瘤治療相關的內容。”
杜英山教授雖然沒有說鼓掌,可大家都還是非常有素質地送來了掌聲,此起彼伏,持續了足足十五秒鐘,才慢慢退下!
與此同時,因為參會人數不多,而且還是工作日,所以酒店非常大方地直接送來了二十個話筒,相當於每三個人就可以共用一個話筒!
方子業看到這一幕就站了起來,走到了舞台的中間,先鞠了一躬。
這不僅僅是必要的程序,更是一種尊重,是自己邀請了這些人。
而後起身道:“謝謝各位教授能夠在百忙之中,允我這個晚輩叨擾一定的時間。”
“今天的會場很小,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各位教授到來基本都是舟車勞頓!”
“但小學術廳也有一個好處,就是資源相對比較集中。”
“今天與其說是學術報告,不如說成是個人有一些思考和疑慮,想要請教一下各位專家和老師,希望能夠給我們團隊一個可行的指點與認可。”
方子業說話間,就走到了電腦前,而後翻開了PPT的扉頁——
“微型循環儀介入搭建多中心循環在骨科腫瘤化療中的臨床應用思考。”
這個標題很長,而且目的也不算特彆明確!
主要是方子業不敢太吹牛逼,怕把牛逼給吹破掉。
方子業並沒有耽擱時間,首先就做了一下前情概要,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對微型循環儀特彆清楚。
“微型循環儀,是我們團隊,之前基於斷肢再植的時間窗相對有限,參考人體體外循環儀改良出來的微型循環,旨在延長斷肢的保存時間……”
方子業翻開了下一頁:“根據我們的前期研究,微型循環儀可以將斷肢的保存時間由6小時提升至200個小時以上。”
“這為急診斷肢患者行斷肢再植術的緊急時間窗擴大了足足數十倍!”
“目前已經比較廣泛地應用到了我們醫學的各個領域,比如說120的急救等。”
“然而,我們團隊通過後續的研究發現,微型循環儀的臨床應用,不止如此!”
“這涉及到我們之前接診的一例患者……”
“眾所周知,普外科有一種術式,叫高位肢體截斷術,我們華國有一例患者,經曆了這種術式後,已經活了十幾年!”
“基於此原理,我們證實了,通過動靜脈之間的造瘺,可以將體內的循環從雙下肢上移!~”方子業的講座,如同是寫文章。
每一個觀點,都有參考文獻、參考術式,有前例。
隻是在此基礎上的衍生,所以說起來不必再加其他的任何解釋。
“相反的,我們的微型循環儀的改良成功,證實了雙下肢,或者說四肢的循環,可以自成一體。”
“所以,在我們遇到了這個慢性骨髓炎全身多發轉移之後,我們采取了化整為零的理念!”
“何為化整為零呢?”
“我們都知道,慢性骨髓炎的原發病灶,肯定是在四肢的,這種基本的概念,我就不予以贅述了。”
“之所以慢性骨髓炎全身多發轉移之後難以治療,是原發灶難以清除。”
“那如果沒有這個原發灶的病菌入血了呢?”
方子業說到了這裡,就再翻了一頁。
“正好,我們團隊就嘗試著,將這位患者的循環係統化整為零了五個係統。”
“心臟支,四肢支!”
“療效非常顯著,僅僅隻是用了不到五天的時間。”
“臟器內的感染已經清除掉,這是患者自己的抽血檢查結果。”
“其中,雙上肢的炎症指標,在應用了抗生素之後的第二天,就下降了一半。”
“軀體內的炎症指標,在三天之後,下降至原有的三分之一。”
“雙下肢的感染炎症指標,在加大了藥物量之後的第十天,恢複了正常。”
“在這裡,我查詢了很多文獻和資料。”
“要著重地強調關於藥物用量的界定!”方子業跳轉了一個超鏈接。
而後把話一停,給大家一些思考的時間!
其實,說到這裡,但凡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方子業的意思了。
隻是,方子業以微型循環儀為基礎,到慢性骨髓炎的治療,再到化整為零!
再跳到骨腫瘤的化療,這裡麵的跳躍,說實話——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方子業卡頓的時候,所有人都毫不吝嗇地送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掌聲持續了十五秒未停,半分鐘未停,一分鐘仍未停!!
這不是人情世故了,而是真正的尊敬。
對於一個學者,一種突破,一種世界前沿,對病人的救贖功勞的尊重!
兩分鐘後,方子業主動講話,壓住了掌聲——
“關於藥物定量的問題,其實是基於,藥物對於人體臟器的影響,在一定濃度範圍內,可以不產生臟器器官損傷,是為推薦藥量!”方子業隻說關鍵,並未誇誇其談,或者再列舉公式,給大家拆解什麼文獻。
這種東西,如果是初學者,可能要拆解一下。
來的人都是骨腫瘤界的大佬!
點到為止,點撥即破!
好多人都拿著話筒,想說話卻又不敢說話,生怕忽略掉了一點點的細節。
現在,很多人的思緒已經明朗,不過疑慮更多。
隻是,方子業還沒有完成骨架的搭設,根據學術報告的進度,先講完,才答疑!
所以很多人拿起了話筒,又放了下來。
方子業鋪墊完了之後,便把第一個小標題放了出來。
“骨科腫瘤是我們骨科自己的腫瘤!”
方子業的課題標題一出,眾人就立刻震撼莫名——
這個標題一出,方子業沒有停頓,但被掌聲破壞了繼續講下去的節奏了!
“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啪!~”
依舊經久不衰,一直持續,持續到方子業根本沒有時間去說話,疊加下方子業的聲音壓根就不可能有存在感!
來的人都是懂行的人。
所以,他們懂了方子業的意思,所以他們懂了方子業的表達,所以他們看得見方子業所表達課題的未來。
張利民教授先站了起來。
雙手合拍!
張利民教授旁邊的人站了起來。
謝書闌站了起來,目光複雜,眼神複雜……
如骨牌效應一般,一個人站起來後,就帶動著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這是發自內心的認可。
不得不服啊!
方子業雙手垂立,輕輕地鞠了一躬,算是給所有人鼓掌的回應了,他麵帶笑意。
重新站直了身體。
講台上的燈光明亮,甚至沒有任何地方可以將方子業的影子照射出來。
不過,正是這樣的無陰影死角的位置,讓方子業看起來,格外突出、格外吸睛。
骨科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這就是一人立一宗,一人強一派!
自此,骨科的腫瘤學,因為其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從腫瘤學中獨立了出去,再不隸屬於任何腫瘤學邊緣支。
它的治療預後,甚至會高於目前腫瘤界預後最好的乳腺癌與甲狀腺癌!
即便隻是十年之後坐落如此局麵,方子業依舊史上有名!~
那一人近乎無敵!
……
五分鐘後,方子業才道:“謝謝各位教授的厚愛,我們還是繼續吧……”
“辛苦你們的掌聲,謝謝你們為我鼓的掌,謝謝各位前輩的愛護和認可,謝謝各位老師的指點和信心鼓勵!~”
“當前,我們課題組,隻是在動物腫瘤模型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下麵,我將會非常詳細地將這些實驗論證的結論,彙報給各位老師。”
“希望各位老師能夠幫我一起參考和參詳這個方向的可行性。”
“我相信各位老師已經知道了我想表達的意思,我就跳過幾頁ppt吧。”方子業快速地用遙控翻轉。
這時,林建華教授拿起了話筒:“彆啊,方教授!”
“您要按照您的思路講,給這一項偉大的發現和應用,予以最完整,最完美的推導,這是對它出現的尊重,也是對所有骨腫瘤患者的尊重,也是對學術嚴謹性的尊重!~”
“我們耐得住的。”林建華的聲音不大,卻擲地有聲。
“方教授,慢慢講吧。”有沒有話筒的教授,平靜而冷靜地請求方子業將PPT翻回去。
他們舍不得玷汙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