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2年,2月20日。
夜。
淒冷夜風中,獨立支隊1縱指揮官、新一團團長孔捷正站在濟南斑駁的老城牆上,有些欣慰的望著城區內亮起的萬家燈火,感受著大城市裡的煙火人間。
‘不愧是大城市啊,感覺確實比陽泉熱鬨。’
孔捷心中嘀咕。
實際上,作為八路軍工業中心,陽泉目前常駐人口已經超過了200萬人,遠比目前的濟南城人多。
不過,由於是張雲拔苗助長發展起來的工業城市,整個陽泉城內大部分都是工廠、商店亦或者零配件中轉中心,缺少一份大城市的曆史積澱和煙火氣。
麵對目前的城市,孔捷看的如癡如醉,不過他周邊十多個背著步槍的警衛員正分布在城牆附近,警惕的觀望著四周。
而城牆下方,30餘名新一團步兵組成的巡邏隊,正隊形整齊的穿行巡視在街道上,維護著整個城市的秩序。
……………………
今天下午時分,在經過總部情報部門以特殊渠道隱秘溝通後,岡村寧次、青山一郎與獨立支隊再次形成了不落紙麵的默契。
獨立混成第4旅團5000餘鬼子,攜帶著這些日子經商獲利以及搜刮到手的財物,還有部分武器彈藥,悄無聲息的放棄了濟南城,以運兵列車穿越了八路軍控製區域,沿德州、滄州退往了天津。
新一團目視了鬼子離去,並迅速接手了城市。
短短大半年間,青山一郎這個老鬼子以及第4旅團的大阪兵們,通過在鬼子控製區域和八路軍控製區域間的物資倒賣,實實在在賺了好大一筆財富。
再加上濟南城內漢奸維持會的“孝敬”,如今各個都成了土財主。
當然了,鬼子們能帶走這些財富,也是因為張雲有意保持默契,不願意追究。
不然,這些已經陷入八路軍根據地重重包圍的鬼子,根本走不出濟南城,也帶不走這些財物。
青山一郎以及大阪兵們同樣知道這個道理,因此撤退時也懂的投桃報李。
不僅極好維護了城市治安,讓新一團順利接防城市,還直接將整個濟南城的彈藥庫近乎完整的留給了新一團。
作為山東的核心大城市,津浦鐵路、膠濟鐵路的交通樞紐,濟南地區長期以來就是鬼子屯兵重地。
彈藥庫裡,直接留下了超過1800萬發子彈、4萬多發炮彈、12門火炮和4800餘支各類槍支、20部電台以及大量藥品、罐頭等。
雖然如今獨立支隊已經看不上鬼子的武器、電台和罐頭了,但不可否認這是一筆巨大財富。
也算皆大歡喜的結局。
就是不知道青山一郎如何報賬了。
正因為有這樣的默契,孔捷率領新一團和騎兵團,輕鬆且完整的“收複”了濟南城。
悄無聲息的交接,讓城內百姓們一頭霧水。
但眼看鬼子憲兵隊司令部上麵的膏藥旗換成了八路軍的軍旗,整個城市在下午時分都陷入了狂歡。
無數百姓載歌載舞,慶祝城市的收複和抗戰的階段性勝利。
當時孔捷激動之下,還想組織安排一次部隊的進城儀式,以便好好宣傳一波。
未想總部情報部門很快發來了警示。
在鬼子撤退後,有一些其他勢力正在城內渾水摸魚,打算搞破壞甚至趁機襲擊部隊,搶奪部隊列裝的槍械,營造混亂環境。
而且,是十分專業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