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丕看著司馬懿如此落魄的模樣,心中略有震動。
“愛卿平身。”
看著司馬懿顫顫巍巍的站起來,曹丕心中觸動更大了。
當時在得知漢國太子劉公嗣準備對巴地用兵的時候,朝堂之中雖有人獻策,不能讓漢國太子劉公嗣得逞,但卻沒有一個人願意涉險。
關鍵時刻,是仲達不顧個人安危,自請去巴地。
現在看來,這在巴地的幾個月時間內,確實是耗費心神。
不僅瘦了幾十斤,便是連形容,都開始變得枯槁起來了。
這才是我大魏忠臣啊!
曹丕在心中感慨道。
“愛卿遠赴巴地,不知巴地情況如何了?”
巴地情況如何了?
司馬懿麵露慚愧之色,說道:“漢太子劉公嗣入巴,一路勢如破竹,兩月之間便平定巴地賨人,半年的時間,便是徹底將巴地掌控在手,巴地由原來的羈縻之地,變成漢人熟地矣!”
兩個月平定巴地賨人,半年掌控整個巴地?
要知道,巴地可是數千裡之廣,且山川眾多,樹林茂盛。
便是你漢軍再強,人家躲到深山老林裡麵去,你能奈他何?
但就是這種情況下,兩個月便能將賨人打敗收服,半年內掌控巴地。
那劉公嗣難道真的是神人不成?
曹丕自詡,若是他去了巴地,就算是能夠平定巴地,也無法做到如此迅速的平定巴地。
這哪裡是漢太子劉公嗣,這分明是大漢超人劉公嗣。
曹丕麵容劇變,片刻之後,他這才問道:“不知道漢軍的損傷如何?”
半年掌控巴地,相比是通過許多戰爭方才達成的罷?
其損失,必定慘重無比!
曹丕心中想道。
“漢軍的損失,怕隻有數百人而已。”
數百人?
曹丕臉上露出震驚之色。
“這不可能!”
拿下偌大的巴地,怎麼可能才損失數百人?
難道那劉公嗣會法術不成?
便是吳質也忍不住在一邊譏諷道:“莫非仲達沒去過巴地?隻是隨意編排,將那劉公嗣說得如神人一般,來恐嚇陛下?”
司馬懿理都沒有理吳質,對曹丕繼續說道:“臣之所言,句句屬實,那劉公嗣以夷攻夷,編撰三書,洗腦賨人,成為賨人衛,讓賨人衛為漢人衝鋒陷陣,漢軍根本不需要如何流血”
司馬懿將劉禪在巴地做的事情悉數與曹丕道來,手上還拿著三本書。
“這便是三書,即《太子言行錄》、《漢巴一家親》、《打倒賨人反對派》,還請陛下鑒納!”
內官將三書送到曹丕身前案牘上,後者忍不住將太子言行錄打開來。
看了沒有多久,眉頭就緊皺起來了。
接著打開漢巴一家親,隻是看了前言,便忍不住歎息一聲,最後拿起打倒賨人反對派。
之前臉上的疑惑之色,便全部散儘了。
“那劉公嗣善於鼓動人心,其麾下間軍司,在我大魏國境,隻言片語便讓人心浮動,朕不知道殺了多少人,也沒有止住這股思潮。那巴人不過是蠻夷也,如何是那劉公嗣的對手?看來這便是其半年掌控巴地的秘訣。”
可惜那劉公嗣對付的是巴人。
而他要對付的是臧霸,不然這劉公嗣的法子還可以借鑒一下。
學習對手的優點,這不丟人。
不過
分化人心,這一招確實是可以用在徐州方麵。
畢竟臧霸在徐州雖然有聲望,但他魏國在徐州也是有影響力的。
若是能不出兵便拿下徐州,那是最好的。
那劉公嗣以夷殺夷,我曹子桓可否以徐人殺徐人?
似乎也並非是不可能。
曹丕正盤算著如何用劉禪的方法,來收回徐州,在這個時候,司馬懿的聲音卻是傳了過來。
“陛下,吳國派出二喬刺殺劉公嗣,或許可以用這件事,挑撥吳國與漢國之間的關係。”
刺殺之事?
吳質當即說道:“方才我便已經和陛下談過此事了。”
“那陛下的想法是?”
“可以利用,但兩國之間都不是傻子,一件刺殺之事,很難讓兩國真正開戰。”
司馬懿當即拱手,對曹丕說道:“漢國勢大,並非是在國力上,而是在正統性上,如今天下人大多數都認為那劉公嗣有天命在身,乃是三興大漢的明君,有此等聲勢在,那孫仲謀必定如鯁在喉。
臣下願意做使者,出使東吳,若是能讓吳國與漢國刀兵相見,這是最好的,最差,也能通過吳國刺殺漢國之事,挑撥兩國之間的關係,順帶著與東吳結盟,以廣陵郡為誘餌,讓吳國與我魏國兩路進兵,收取徐州!”
想法很好。
現在的曹丕,正有收取徐州的誌向。
但是看到司馬懿瘦弱的模樣,他心中又有些擔憂。
“仲達奔波巴地,本就損耗了元氣,若是再出使吳國,舟車勞頓之下,朕很擔憂你的身體。”
司馬懿當即說道:“為陛下奔波,為魏國效力,臣下萬死不辭!”
那聲音,那語氣,當真是魏國第一忠臣!
“好好好!”
有如此臣子,何愁我大魏霸業不興?
隻是
他看向司馬懿,說道:“畢竟是開春了之後,再用兵事,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伱便回家過個年,陪家人罷,也休養幾日,再行出使之事。”
“這”
司馬懿剛要拒絕,但曹丕已經是擺了擺手了,他說道:“你不必說了,此番你入巴有功,擢升兩級,特進入宮,隨侍朕之左右,再賞錦緞千匹,宮女十人,以示嘉獎。”
特進入宮。
錦緞千匹。
宮女十人。
吳質在一邊羨慕得臉都紫了。
陛下,我才是你最寵信的那個臣子。
這司馬懿,是哪裡來的妖豔賤貨,陛下你的心不要給他迷走了啊!
吳質在心中狂吼,那臉上的表情仿佛在說:
明明是我先來的,為什麼他卻得殿下寵愛?
我才是真正的大魏忠臣,他司馬懿鷹視狼顧,頭生反骨,陛下你怎麼看不清楚呢?
……
PS:雙倍月票加更,求月票。
帶狀皰疹,痛苦不堪。
諸君若發現身體不適,切莫諱疾忌醫,及時找準病因。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