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據反問霍光,
“你以為呢?”
頗有些班主任的味道,我懂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懂。
霍光麵露沉思,不僅是他,竇富也跟著蹙眉,
“光以為向大秦運輸貨物,在商賈眼中用錢荒度,是非不應之舉,而在臣看來,若以行軍之法,此為測繪堪輿,雖千萬金不能易也!
竇侍中,你說是吧?”
測繪堪輿?
竇富真沒想過!
從經濟角度看是虧本,可,若是從軍事角度看,簡直是太賺了!
什麼叫寸土必爭?除了商貿以外,很難想出第二種相對和平的方式,大規模踏入敵國境內,
說起來,這是商人身份的特殊保護傘,
他們可以隨意往來幾國之間,測繪堪輿、刺探情報....而隻要能讓漢人踏入羅馬境內,多擔負些路費損耗算什麼?這錢劉據花得太願意了!
竇富心虛的咳嗽兩聲,“霍相有理,斷不可因一二錢蒙蔽雙眼,陛下布局深遠,微臣敬佩不已。”
暗歎口氣,竇富心道,
陛下聖明的我都麻木了,萬萬沒想到,天下間還有能對陛下想法了解三四分的人存在,
真是天開大漢,
如此君臣,奇了,以後怕是再沒有了。
劉據微微搖頭,對竇富所言不完全認可。
“陛下,運輸一途光還沒有說儘?”
劉據點頭,
霍光僵住。
他能看出不讓大秦向漢商品征稅是大好事,卻沒辦法儘善儘美地細數好在哪裡,但除此之外,陛下對運輸暗含的深意,霍光自覺已經嚼透了,沒想到竟還有謀算!
“不是你沒想到,是你沒看到。”劉據開口安慰道,“我提點你兩個字,買賣,你再看看。”
霍光緩緩睜大眼睛。
買賣兩個字,令他茅塞頓開,思路瞬間被帶動!
此前他想的是大漢能得到什麼,可經劉據提醒後,
霍光頓悟,買賣是雙方的關係,不光是大漢能得到,大秦也會主動付出!
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大秦會付出什麼呢?
霍光看向竇富,問道:“竇侍中,每年維護海路的軍費用度要多少?”
其實霍光心中有這個數字,但一時之間,他的腦中已被各種思路填滿,再騰不出一點空想彆的事,便直接脫口問出,
“是每年二十郡之稅資。”竇富似有幾分明悟。
秦設天下三十六郡,征伐百越後增至四十八郡。漢設河西四郡後有八十餘郡,郡數近乎翻了一倍,一是因為漢朝領土擴張,二則是秦朝一郡太大,不方便行政區劃的精細化管理,所以被漢家皇帝拆開了不少。
而劉據治下的大漢則有郡約一百二,分彆是倭島、朝鮮、草原各置三郡,這三地多平陸,設大郡治理;
又多了西域八分之一疆土的五郡,和西南夷的六郡,這兩處地方領土未必有前三處大,因地勢複雜,需要郡縣小而精的管理,顧郡小而多。還有幾處邊邊角角,這就是劉據治下的一百二十郡。
張騫在海外的消費有,
囤戍,運輸,通路,養兵四大項,
大漢海外貿易的盈利可以配平囤戍、運輸、養兵三大項,但通路一途就完全填不上。
張騫在海外做得所有事都是從零開始,非但沒有回饋多少大漢,反而需要劉據在大漢為其注資,但,這不意味張騫辦事不足,他已經做得足夠好了。
打個比方,
父親是家裡第一個種地的,和兒子是家裡第一個種地的,有何區彆?
父親是家裡第一個種地的,以後兒子再種地,農田、農具、耕牛就不需要再置辦了,等於說基礎成本開銷父輩都已經搞出來了,
如果兒子是家裡第一個種地,他就得自己置辦這些。
張騫就是要從零起做,因為他要做的事前無古人,並且,總要有人去做。再過百十年後,大漢出海的成本就不會這麼高了。
一百二十郡中有二十郡的稅收都用來資助張騫,而且選的是最富饒的二十郡,實際張騫海外的開支已占了大漢稅收四分之一。
其中最費錢的是通路,即探索未知海域的花費,它也是損耗最大的。稍有不慎,幾艘船就交代在海裡了,會使船上上千船員遭遇海災,沿途救援打撈、補償船員,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這筆錢任金日磾想破了頭,都找不出哪些地方能節省些。
因何耗費如此巨大,還要去做呢?因為獎勵實在太誘人。劉據此前海論曾言明,大片海洋都是無主之地,大漢隻要到達那裡,這片土地的所有權就握在大漢手裡。
霍光屏住呼吸,
他忽然意識到,陛下的手筆,似乎將大漢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輕易化解了!
喃喃道,
“買,賣,
商路是由買賣雙方共同維持的,無論是海路亦或是陸路,以後大漢的後半段商路,大秦脫不開乾係,他們勢必要花錢維係。
他們更怕商路堵塞,使得大漢貨物送不進去。大漢送幾次後,久而久之,他們就離不開大漢如此便利的運輸了,哪怕我們不提,他們也會去疏通商路。”
霍光看向陛下,今天他實在太過震驚,視線稍微有些逾矩,從劉據的下巴,有些冒昧的抬高視線,看向了陛下的嘴,劉據收起耐克笑,霍光驚為天人,
什麼叫潤物細無聲?
明明什麼都沒做,就讓所有的一切朝利於自身的方向發生。
方才陛下說人生之事能掌握的無非三四,霍光當時還真信了。現在看,陛下分明已隨心所欲了!
“不僅如此...”竇富喃喃補充道,“他們是不知道大漢商路的。”
霍光繼續:“是啊。”
羅馬想幫大漢疏通商路,但他不知道大漢海路怎麼走的,隻能自掃門前雪,疏通自己家門口的一小段,這就變相保護了大漢的海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隻能大漢進入羅馬境內,不許羅馬進入大漢境內。
還有,更細思則恐的是,在羅馬不知道漢人商路怎麼走的前提下,有一天,漢人不送貨了,就說“商路不通”,你猜羅馬人會不會掏錢?
至於漢人拿著這錢去修哪段,甚至是哪塊八竿子打不著的海路,羅馬是完全不知情的。
情報的力量。
大漢概念神有很多,唯一真神還得是情報據,
情報這一塊遙遙領先,以百年為單位開始計算!
霍光和竇富挺直身板,跪坐在陛下麵前,似乎有一扇新的大門在其麵前展開,與百家經學不同,它是門從沒學過的知識,難道這就是陛下從算學衍生出的嗎?
光是主動運輸背後就有這麼多門道,二人實在太想知道不許大秦設稅背後,又是什麼意思!
霍光眼巴巴的,像小狗一樣可憐,看他那表情,要是不知道真相,大概幾日都睡不好了!
“其實,光是從這一處想,你們確實是想不出,我還有之後的安排。”
劉據說道。
霍光和竇富對視一眼,難怪沒有人能明白陛下的意思,就像是陛下隻給出了一半謎題,另一半還在兜裡藏著,這要如何知曉謎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