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華軍司令部。/br“我們的反潛直升機投下了兩枚深水炸彈,納粹的U型潛艇在反潛直升機的嚴密監視下無處遁形,最終被深水炸彈重創,不得不浮出水麵,向我們的驅逐艦投降。”/br在正式的軍事會議開始之前,海軍超級航母戰鬥群的參謀長趙天義將軍向大家娓娓道來,講述了兩天前納粹U型潛艇試圖靠近超級航母戰鬥群的驚險一幕。/br“投降之後,我們才得知這艘U型潛艇的代號是U-552號。”/br“不得不說,U-552號的指揮官埃裡希·托普少校真是一個膽大心細、智勇雙全的人物。U-552號最終被發現的位置距離我們的航母僅有40公裡,這個距離可不算遠了。”/br“這段時間以來,不少納粹潛艇曾試圖接近我們的超級航母戰鬥群,但U-552號無疑是其中最為接近的一艘。”/br“其他潛艇通常在穿越直布羅陀海峽時便被我們發現,根本無緣進入地中海,更遑論靠近我們的航母保護區。然而,這艘潛艇卻與眾不同。”/br“通過對俘虜的審訊,我們得知U-552號潛艇的指揮官埃裡希·托普少校在潛艇海戰方麵是個人物。”/br會議尚未正式開始,眾人如聽評書般聚精會神地聽著趙天義的講述,逐漸對這位納粹指揮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br“埃裡希·托普少校在‘擊鼓行動’中大顯身手,擊沉了至少十艘盟軍商船。‘擊鼓行動’乃是鄧尼茨親自部署的偷襲華府東海岸的作戰計劃。”/br“擊鼓行動結束三個月後,托普少校指揮U-552號潛艇在一個月內擊沉了多艘商船,總噸位高達4.5萬噸。/br去年8月的一個夜晚,托普少校指揮的U-552號潛艇更是在一夜之間擊沉了總噸位達3萬噸的數艘盟軍商船,戰績彪炳。”/br“在他指揮U-552號的所有作戰過程中,可以確定的是,他共擊沉了23艘商船,總噸位達19萬噸,堪稱戰功赫赫。”/br“托普少校甚至兩度榮獲鐵十字勳章,實在不容小覷。”/br“他是鄧尼茨麾下潛艇部隊中數一數二的頂尖人物,堪稱納粹海軍的中流砥柱。”/br吳福勝等人聽完之後,不禁嘖嘖稱奇。/br有人忍不住讚歎道:/br“果然是亂世出英雄,不管是在哪一個戰場上都一樣啊。”/br“此人確實非同凡響,幸虧我們的航母戰鬥群提前做好了反潛部署,否則恐怕也會成為U-552號的戰果之一。”/br“如此人才,若能將其吸納進我們的海軍部隊,讓他協助指導潛艇兵的訓練,完善我們的潛艇戰術,是個很不錯的選擇。隻是不知他是否願意。”/br江浙航母戰鬥群的司令員孫國安將軍微微一笑,擺手說道:/br“這些人的思想與我們大相徑庭,他們並不認為投降是丟人現眼之事。隻要完成了戰鬥任務,在作戰過程中英勇殺敵、毫無畏懼,即便最後被迫投降,他們也能坦然接受。投降之後,除了在戰俘營中等待戰爭結束,大多數人甚至願意為盟軍效力。”/br“埃裡希·托普少校對東方的海軍充滿了好奇,尤其是我們那種深海之下悄無聲息的潛艇和海上鋼鐵堡壘般的超級航空母艦。隻要我們向他發出邀請,他必定欣然前往東方。”/br“如此甚好,不僅掌握科學技術的科學家是人才,這樣的老兵也是不可多得的瑰寶。”吳福勝點頭讚許道:/br“我們海軍的發展日新月異,雖然裝備先進、性能卓越,但官兵的素質卻難以與裝備的先進性相匹配。若能吸納這樣的人才,對海軍以後的發展也是個好事兒。”/br與會的軍官們紛紛點頭稱是,表示讚同。/br參謀人員終於將沙盤和地圖布置妥當。/br一臉麻子的遠征軍司令王鎮拍了拍手,對所有與會的軍官說道:/br“今日將諸位召集於此,可不是為了談天說地啊。”/br“想必諸位都已得知,艾森豪威爾一次出動近2000架飛機,對納粹的都城發動了大規模轟炸。聽說轟炸效果顯著,令納粹的那位小胡子暴跳如雷。”/br“我要問的是,他們為何在此時倉促組織2000架飛機發動如此大規模的轟炸?除了狠狠地打小胡子的臉之外,是否還有其他深意?”/br每當王鎮那張麻子臉變得嚴肅時,眾人皆不由自主地收起笑容,氣氛頓時凝重起來。/br第十三重裝合成旅的旅長馮建功小聲說道:/br“這是否意味著艾森豪威爾即將發起登陸作戰?”/br馮建功的聲音略顯底氣不足,王鎮瞪了他一眼。/br馮建功隻得提高音量,大聲說出了自己的分析:/br“自兩三周前杜立特和李梅現身不列顛島以來,不列顛的皇家空軍和華府的航空隊便持續不斷地對大陸展開戰略性轟炸。以往主要目標是工業區,但此次卻集中空前強大的力量轟炸了納粹首都。除了為登陸作戰轉移視線外,我想不出其他可能性。”/br王鎮的眼中終於流露出一絲滿意之色。/br他將目光投向艦隊司令員孫國安,點頭說道:/br“老馮的分析基本正確。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報,艾森豪威爾計劃於8月8日正式發起登陸作戰,作戰代號為‘霸王行動’。”/br眾人對王鎮的情報深信不疑,因為他身後站著的是總參。/br孫國安立即接話道:/br“8月8日,也就是三四天之後了。”/br“難怪杜立特和李梅如此不惜一切代價。我們有情報作為支撐,但泊林的小胡子恐怕還蒙在鼓裡。”/br“他現在正為東線戰場和我們所處的南線戰場焦頭爛額,無暇他顧。”/br王鎮微微頷首,繼續說道:/br“今日將大家召集在這裡,正是為了討論在艾森豪威爾行動的同時,我們是否也應立即展開軍事行動,從何處著手,繼續重創德軍,搶在艾森豪威爾和朱可夫之前,直搗小胡子的老巢——泊林。”/br搶在所有部隊之前攻入敵國首都,這是王鎮一直以來的夙願。此刻,他當著所有海陸軍官的麵,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出來。/br政治委員朱相貴起身走到地圖前,微笑著對眾人說道:/br“攻入敵國都城,那是後話。”/br“第10集團軍投降已有一段時間,目前除了海上的航母戰鬥群外,我們的陸軍部隊人數已突破3萬。”/br“在吳總參謀長的協調下,從東方到地中海的補給線已暢通無阻,可以說無後顧之憂。”/br“儘管總參謀部尚未下達明確命令,但我們需未雨綢繆,提前謀劃下一步的行動方向。”/br“官兵們在這浪漫的意國半島上已休整了半個多月,如今恐怕不少人體重都已經漲了幾斤,是時候動一動了。”/br第十六旅的旅長付守賢、第十七旅的旅長吳少成等人聞言,嘿嘿笑了兩聲,笑聲中意味深長。/br在這異國他鄉,戰士們的身體、心靈以及物質需求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br這裡的確是個好地方,但久居於此,難免令人沉迷,消磨鬥誌。/br甜美宜人的氣候、溫柔鄉中的愜意,令人流連忘返。/br當王鎮的目光掃過來時,陸軍軍官們紛紛收起笑容,神色肅穆,顯得格外鄭重。/br朱相貴指著地圖,繼續說道:/br“根據我們目前所處的位置,參謀部認為我們有兩個選擇。”/br“其一,向西北方向進軍,選擇從馬賽地區登陸,配合‘霸王行動’的盟軍部隊,南北夾擊納粹軍隊。”/br“其二,向東北方向推進,越過阿爾卑斯山,直逼納粹控製的核心區域。”/br朱相貴說完後,沉默片刻,給台下的海陸軍官們留出思考的時間。/br艦隊司令孫國安首先發言,他微微眯起眼睛,緩緩說道:/br“雖然我並非陸軍將領,但對當下的形勢也略知一二。”/br“參謀部提出的這兩個選擇,似乎都不太容易實現。”/br“作為海軍將領,我先談談對從馬賽登陸的看法。”/br“選擇從高盧南部地區登陸,與艾森豪威爾指揮的盟軍部隊南北夾擊,這一戰略看似精妙絕倫,若配合得當,甚至可在短時間內使隆美爾和倫德施泰特指揮的部隊土崩瓦解。”/br“直接說你的結論吧,我知道你肯定還有一個但是。”王鎮打斷道。/br孫國安點頭,繼續說道:/br“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br“大規模登陸乃是立體作戰,需海陸空三軍緊密配合,缺一不可。”/br“所有配合的最終目的,是在最短時間內將儘可能多的陸戰部隊送上岸。”/br“若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登陸便宣告失敗。”/br“我想請問諸位,以我們目前的實力,能否實現這一目標?”/br王鎮眉頭微皺,顯然對這一問題感到棘手。/br艦隊參謀長趙天義搖頭說道:/br“我們目前僅有一個航母戰鬥群,海麵作戰力量尚可,但用於轉移登陸部隊的登陸艇卻缺口巨大。”/br“要實現大規模登陸,至少需五六百艘登陸艇,甚至一兩千艘。”/br“然而,我們目前連100艘都湊不齊,這便是選擇從馬賽登陸的最大難題。”/br趙天義略作停頓,待眾人消化這一信息後,繼續說道:/br“當然,我們也可請求艾森豪威爾的統帥部給予支援。”/br“不過,且不論艾森豪威爾、蒙哥馬利、亞曆山大等人是否願意伸出援手,現實條件也不允許。”/br“8月8日是‘霸王行動’正式開始的時間,盟軍的所有海上力量必將傾巢而出,絕無餘力配合我們登陸馬賽。”/br“這是現實問題。”/br“我們也可待盟軍登陸結束後,再請求配合。或者向總參方麵打報告,尋求後勤部門的支持。”/br王鎮的臉色略顯不悅。/br第十三旅旅長馮建功立即說道:/br“最好與‘霸王行動’同時展開,如果落在艾森豪威爾之後,那不是淪為配角?毫無意義。”/br儘管華軍僅有3萬軍隊和一個超級航母戰鬥群,但大家心氣高昂,絕不甘心為盟軍充當陪襯。/br“還有沒有其他辦法?”朱相貴替王鎮開口詢問。/br孫國安與趙天義對視一眼,隨後齊齊搖頭。/br“艾森豪威爾為此次登陸作戰已籌備了一年有餘,而我們隻是一支遠征軍,難以與之相提並論。”/br這話雖令人不快,卻是無可辯駁的現實。/br即便王鎮和朱相貴已迫使意國半島上的納粹軍隊投降,艾森豪威爾最終也未選擇從馬賽方向發起大規模登陸,而是選擇了跨越英吉利海峽。/br除了情感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距離問題。/br跨越英吉利海峽直接攻擊大陸,距離更近,物資調運、海空部隊集結以及登陸後的補給輸送都更加便捷。/br馬賽雖條件優越,但盟軍顯然有更好的選擇。/br“這麼說來,隻能去翻越阿爾卑斯山脈了。”/br吳少成撓了撓嘴角,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br眾人的目光齊齊彙聚在朱相貴的臉上,等待他的回應。/br朱相貴微微一笑,向吳福勝做了一個請的手勢。/br吳福勝會意,起身走向沙盤,接過朱相貴遞過來的指揮棒,神情凝重地說道:/br“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攻擊納粹最核心的區域,這個選擇看似可行,實則同樣困難重重。”/br“阿爾卑斯山脈自古以來就是一道天塹,橫亙南北,易守難攻。”/br“大家請看沙盤。”/br“我們不可能真的去翻越整座阿爾卑斯山脈,要想通過山脈進入奧地利,隻能選擇布倫納山口和聖哥達山口這兩個通道。”/br沙盤上,綿延的阿爾卑斯山脈中間有兩個小小的山口,顯得格外醒目。/br“聖哥達山口多為古道,地勢險峻,我們的重型裝備很難從這裡通過。”/br“如此一來,布倫納山口就成了我們唯一的選擇。這個山口有成熟的鐵路和公路,是大軍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最佳通道,隻有這個山口才能容納我們的重型裝備。”/br小胡子和他手下的將軍們早已意識到阿爾卑斯山脈對於帝國核心區域的重要性,因此在幾年前就開始在各個主要山口位置修建防禦工事,意圖將這道天塹打造成銅牆鐵壁。/br“尤其是在我們登陸意國,超級航空母艦也出現在地中海上之後,小胡子的統帥部更是緊急出台了一個名為‘阿爾卑斯山要塞’的計劃。”/br“在對外的宣傳中,這個要塞被稱為‘帝國最後的堡壘’。統帥部要求不惜一切代價,修建要塞要做到固若金湯,確保南方的軍隊無法越過阿爾卑斯山,攻擊到帝國的核心區域。”/br“阿爾卑斯山要塞計劃下發之後,納粹統帥部不僅集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各個山口修建永久和半永久性的防禦工事,同時也在源源不斷地向山口位置增兵,意圖將這道防線打造成堅不可摧的屏障。”/br眾人全都聚集到了沙盤邊,目光隨著吳福勝的指揮棒移動,神情逐漸凝重。/br“目前負責‘最後堡壘’防禦任務的是納粹的C集團軍群,這個集團軍群的總司令是阿爾貝特·凱瑟林空軍元帥。”/br“C集團軍群原本下轄兩個集團軍,即第10集團軍和第14集團軍。第10集團軍在飛艇霍夫大將的指揮下向我軍投降之後,C集團軍群一時間隻剩下了一個第14集團軍和一些地方的治安部隊。正因為兵力空缺,凱瑟林元帥才命令部隊放棄了意國北部地區,全部退守到阿爾卑斯山,依托山脈的天然屏障進行防禦。”/br“凱瑟林清楚我們隻有東西兩個選擇,並且極大概率會奔著他的C集團軍群去,因為我們與艾森豪威爾一直都是競爭關係。”/br“因此,他借著統帥部執行‘最後堡壘’計劃的機會,不斷請求增加兵力,真正將計劃進行到底。”/br“最開始的時候,第14集團軍隻有三個師:第五山地師、第四十四帝國擲彈兵師和第710步兵師。”/br“但在短短的半個月內,凱瑟林元帥得到了黨衛軍第十四軍,加上四個師的增援。”/br“他手上的兵力一下子就富裕起來,甚至達到了C集團軍群鼎盛時期的規模,可謂是兵強馬壯。”/br眾人臉上的神情逐漸變得嚴肅,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了這場戰鬥的艱難。/br吳福勝喝了一口茶水,潤了潤嗓子,接著指點沙盤說道:/br“除了部署在布倫納山口的這些部隊以外,在後方奧地利境內,還有至少5個師的預備隊。/br這5個師雖然是二線部隊,戰鬥力比不上直接駐守的部隊,但一旦山口的戰鬥打響,這5個師可以在兩天的時間內迅速抵達戰場並投入戰鬥。”/br“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極有可能要以3萬兵力與對手的30萬兵力作戰,敵眾我寡,形勢極為不利。”/br“如果放在平原地區,憑借我軍強大的火力和先進的戰術,3萬對30萬也並非沒有獲勝的機會。但現在卻很不巧,我們首先需要拿下阿爾卑斯山這個唯一的山口,地形對我們極為不利。”/br“可以說,敵人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麵臨的是一場硬仗。”/br很多人已經開始撓頭了,難道真的就隻能跟在艾森豪威爾的後麵,充當配角了嗎?/br“參謀長,你給我們詳細說一下敵人的防禦體係,我不信這個山口真就那麼難啃。”/br馮建功忍不住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不服,/br“打完小鬼子之後,這個世界上還真沒有多少需要我們慎重對待的對手了。”/br吳福勝看到孫國安和趙天義也是輕輕頷首,顯然對馮建功的話表示讚同。/br“根據空中偵察和遊擊隊的情報可知,敵人的工事主要是依托山體修建,層層設防,步步為營。/br在山口的最前方,他們設置了大量的觀察哨,嚴密監視我軍的動向。/br在公路甚至是山坡之上,他們布設了大量的雷區,意圖延緩我軍的推進速度。”/br“我們可以用地毯式的轟炸清理雷區!”有人提出了解決辦法,語氣中帶著幾分自信。/br“嗯。”/br吳福勝不置可否,接著說道:/br“除了前沿的雷區之外,他們在山口隘口和各個製高點都修建了永久性的鋼筋混凝土.工事,堅固異常。/br在工事中,他們布設了70毫米反坦克炮、88毫米高射炮、150毫米榴彈炮以及大量的通用機槍,火力極為凶猛。這些工事普通的炮火根本無法將之摧毀,堪稱銅牆鐵壁。”/br趙天義看著沙盤上標注出來的永久性工事,思索片刻後說道:/br“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隻是需要多花費一點時間而已。”/br“我們可以用戰機進行精確打擊,一個個拔除這些永久性的工事,雖然耗時耗力,但總比強攻要好。”/br“這是個好辦法,雖然笨,但是有用。”吳福勝點頭表示讚同。/br“敵人同時還在隧道和礦坑中修建了地下碉堡,並埋設了炸藥,意圖在必要時炸毀通道,阻止我軍的推進。這種防禦方式,有點像小鬼子關東軍習慣構建的那種要塞。他們將各處的地下堡壘和山體連通,最後直接和鐵路隧道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地下防禦網絡。”/br“防守的時候,他們可以在這些隧道中快速運輸兵員和物資,一旦守不下去,就會用炸藥將這些隧道全部炸毀,徹底阻斷我軍的進攻路線。”/br“對了,大家請看這裡。”吳福勝指著沙盤上的一個位置,語氣凝重。/br“根據遊擊隊的講述,納粹官兵竟然喪心病狂地在公路和鐵路兩側的山體上埋設了數不清的炸藥,一旦引爆,將人工製造山體崩塌。”/br“難以計數的巨石會從山上滾下來,瞬間堵塞鐵路和公路,甚至有可能將攻擊的部隊徹底埋葬,後果不堪設想。”/br“嘶……”/br眾人聞言,無不倒吸一口涼氣。守軍真是不惜一切代價,也真真怪會動腦子。/br王鎮的聲音也有些許的失落和無奈,雖然他此前已經聽過報告了,但現在心情依舊鬱悶。/br“嗯,最主要的就是地形條件的限製,我們的重型裝備和裝甲集群根本就施展不開,偏偏這個山口又有50公裡的長度,戰線拉得太長,優勢難以發揮出來。”/br“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將守軍擊潰,等到奧地利的援軍趕過來的時候,所有的攻擊都將功虧一簣。”/br“也許立體突防會有一定作用。”/br馮建功上前接過指揮棒,一邊在大腦裡組織語言,一邊緩緩說道:/br“首先就是地毯式的轟炸,將所有暴露在外的工事、掩體甚至是虛假的陣地全部摧毀,削弱敵人的防禦力量。”/br“然後我們采取主攻和佯攻、正麵和側翼,雙管齊下的戰術,分散敵人的注意力。”/br“出動特種部隊和精銳突擊小隊,配合武裝直升機、火箭筒等,壓製敵人的火力,清理各個主要的山頭,逐步推進。”/br“雖說整個山口的長度有50公裡,但總不會有無數的製高點吧。隻要我們能夠拿下這些製高點,就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br“采用立體突防,先拿下製高點,最後出動推土機、架橋機等重型工程設備,保障公路和鐵路的暢通,為大部隊的推進創造條件。”/br“山口的地形限製了我們的兵力展開,敵人那邊也一樣。/br雖然有20多萬部隊,但總不可能一下子全都撲上來吧。/br在一線作戰的兵力必定是有限的,而在我們立體突防之下,他們的一線部隊根本就堅持不了多久。/br不管有多少援兵衝上一線,後果和結局都是一樣的。”/br“特戰部隊、精銳小隊、武裝直升機、噴氣式戰鬥機、遠程火炮,這些是我軍最強大的武器,隻要配合得當,便可以如平原那般實現壓製,逐步瓦解敵人的防線。”/br“隻不過如此一來,必定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和時間,代價巨大。”/br王鎮馬上將目光投向了參謀長吳福勝,等待他的回應。/br吳福勝緩緩搖頭,語氣沉重地說道:/br“這樣的計劃,總參謀部多半是不會同意。”/br“從遙遠的東方將物資補給輸送到地中海,代價太大,後勤壓力不堪重負。”/br“真要這麼開始進攻的話,最後消耗的物資肯定是個天文數字。這場仗可不像原來對待關東軍那樣,我們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補給線拉得太長。”/br“再說了,就算總參謀部答應,物資儲備也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肯定在艾森豪威爾以後。”/br“大家恐怕等不了那麼久。”/br眾人的情緒一下子就低沉了下去,這的確是最嚴重的問題所在。/br無論是馬賽登陸,還是攻擊布倫納山口,都沒有充足的後勤物資補給作為支撐,形勢極為不利。/br王鎮有些氣餒地說道:/br“難道就沒有其他辦法了嗎?”/br孫國安想了想,提議道:/br“可以先將我們的計劃上報給總參謀部,我們最終的行動還要服從總參謀部的命令。”/br“一旦開始攻擊布倫納山口,會對東西兩線的戰場造成巨大的震動。為了守住核心區域,納粹統帥部肯定會從東西兩線戰場緊急調兵增援阿爾卑斯山防線。”/br“因為一旦我們越過了這條防線,之後的工業區、石油產區、石油加工區等對戰爭極為重要的工廠,都將被我軍占領。到那個時候,納粹也就可以宣告末日來臨了。如此重大的影響,總參謀部一定會慎重考慮。”/br眾人又重新坐回座位上,王鎮吩咐參謀部開始製定詳細的作戰計劃,然後上報給總參。/br等到情緒略微緩和之後,孫國安又說道:/br“王司令,我聽說之前總參有一個計劃,那就是把我們的航母戰鬥群調往黑海方向。”/br“越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與正在東線戰場上作戰的5萬遠征軍將士配合,可以直接在納粹的防線上撕開一條口子,迅速推進。”/br王鎮低頭沉思,眉頭緊鎖。/br不得不說,這才符合總參謀部一貫喜歡的閃電戰理念。一旦航母戰鬥群進入黑海,肯定會極大地加快東線戰場上的進度。/br可是王鎮卻仍然不願意放棄搶在東西兩線盟軍部隊之前攻占柏林的計劃。/br他心中始終懷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意圖在這場戰爭中占據主導地位。/br讓現在和未來的人都活在華軍旗幟的陰影下。/br他點了點頭,然後聲音有些急切地對朱相貴和吳福勝說道:/br“不要耽擱,用一天的時間將作戰計劃確定下來,然後發給總參。”/br“萬一總參存了把我軍主力部隊調往東線的心思,如果時間耽擱得太久,咱們可就再也沒有獨立作戰的機會了。”/br朱相貴和吳福勝對視了一眼,苦笑著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