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施泰特臉上的神情略微放鬆。
他看著隆美爾的側臉,說道:
“我相信你的判斷。還有一件事情,你覺得艾森豪威爾什麼時候會開始行動?我總感覺東方人把他逼得越來越緊了。”
隆美爾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不確定:
“這件事情不好說,我們缺乏足夠的情報支撐。
統帥部剛剛又下令,將西線的V1和V2導彈全都打向不列顛島。雖然是為了給首都的大轟炸複仇,但這未免有點草率了,白白浪費了一股戰略力量。
這些導彈要是能留到敵人登陸的時候再使用,或許發揮的作用會更大。”
“這是元首的決策,恐怕他也是憤怒至極。”
隆德施泰特眼中有些苦澀,
“元首總是喜歡突然乾預軍事行動,但這些年發生的事情已經證明,他的乾預往往會使局勢變得更加不可控。
可惜他本人卻根本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周圍的人勸解也沒有作用。”
“還好,隻是動用了一些導彈,並沒有把整個大西洋壁壘上的精銳部隊調往南方戰場或是東線戰場,否則的話,我們可就真的難受了。”
隆德施泰特感到有些疲憊。他後退兩步,坐回椅子上,看著隆美爾的背影,略作沉吟後才語重心長地開口:
“這次首都遭受大轟炸之後,軍隊和後方對元首的非議也越來越多。有些人似乎準備采取愚蠢的行動。”
“唉……敵人大兵壓境,這個時候最應該做的是團結在一起,而不是互相猜忌,甚至敵對。真不知道他們這些人是怎麼想的……”
“你可不要和那些蠢人一起,他們成不了事。”
隆美爾手上的動作微微一頓,緊接著又像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一樣,繼續研究沙盤。
他自然知道隆德施泰特說的是什麼。因為已經有人和他聯係過了,隻是這件事情他不敢與任何人說,也沒有表態。
他和大多數將領的看法一樣,布爾什維克人最為可惡,西線的這些盟軍雖然也是敵人,但觀感要比布爾什維克好一些。
之所以沒有表態,一是擔心那些人成不了事,二是覺得現在局勢還沒有到那一步。
雖然各條戰線都吃緊,但軍隊並沒有潰敗。隻要指揮得當,依舊有扭轉乾坤的機會。
就在兩人都保持沉默的時候,一名作戰參謀拿著最新收到的情報走了進來。
他向兩人分彆敬禮後,彙報道:
“我們的特工人員在多佛爾港口周圍發現了大量的飛機、大炮和坦克,並且盟軍部隊似乎還在修建機場。
在肯特郡的田野中也發現了坦克,道路上有很新鮮的坦克履帶碾壓的痕跡。”
隆德施泰特起身接過情報,皺眉問道:
“我記得之前就收到情報,在多佛港口周圍發現了一些分散的登陸艇和正在訓練的盟軍水兵,並且巴頓也經常出現在那裡。”
隆美爾點頭,補充道:
“不僅如此,在截獲的電報中,反反複複地出現了‘第1集團軍群’和‘巴頓司令’等字眼。這些電台不斷與英軍第4集團軍群司令部聯係,頻率非常高。”
“還有,對首都的大轟炸結束之後,他們又忙不迭地出動轟炸機轟炸了加萊地區。海上也發現了一些痕跡,目標同樣指向加萊地區。”
“同時收到的情報還傳遞出盟軍將會聯合布爾什維克人進攻北歐、進攻巴爾乾半島等信息。”
隆美爾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語氣中帶著幾分思索: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情報真真假假,其中很大部分內容都是故意放出來迷惑我們的。在這些地方中,肯定有一個地方是他們真正選定的登陸地點。”
隆德施泰特也看著沙盤,輕聲問道:
“你覺得他們真正的登陸地點會是哪裡?”
“現在還不好判斷。”隆美爾搖了搖頭,
“不過在所有的這些地方中,我認為加萊地區的概率最大。這並不完全是因為最近得到的情報,更因為這裡是一個海峽最窄的地方。
30多公裡的距離,空軍和海軍的支援都非常方便,可以將盟軍的火力優勢發揮到最大。”
隆德施泰特也毫無頭緒,迷惑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
“好在我們在加萊地區的防禦力量最為充足。就算他們選擇其他地點登陸,我們也能及時增援,應該不會出現太大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