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每一個時間節點都至關重要,稍有不慎便會貽誤戰機。
向後推延不僅會嚴重打亂配合登陸作戰的各個情報小組的計劃,更有可能導致以後的軍事行動全部陷入被動。
艾森豪威爾對此心知肚明,倘若再繼續優柔寡斷、猶豫不決,盟軍可能被對手遠遠甩在身後,失去這場戰爭的主導權。
他內心深處深信不疑,隆美爾和隆德斯泰特對"霸王行動"的核心機密必然知之甚少。
否則的話,他們絕不會僅僅隻是簡單命令防線上的納粹軍隊進入戰備狀態,而是會火急火燎地調兵遣將,在諾曼底地區布下天羅地網、嚴陣以待。
在艾森豪威爾的戰略布局中,他對即將展開的"霸王行動"可謂胸有成竹、誌在必得。
儘管東方遠征軍方麵傳來的巨大壓力讓他略顯焦躁不安,但盟軍此次已經集結了西線戰場上90%的精銳兵力,海陸空三軍協同作戰的總兵力超過兩百萬人,各類飛機軍艦的數量更是以壓倒性優勢超過納粹軍隊。
即便是明牌作戰,納粹也絕對不可能是盟軍的對手。
唯一的變數在於,進攻部隊的傷亡人數可能會因此大幅增加。
然而,為了長遠的戰略利益和最終的勝利,這些必要的代價在所難免、不得不承受。
艾森豪威爾在經過深思熟慮後終於下定決心。
8月7日晚上20:30分,美軍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以及英軍第6空降師共派出26架-47運輸機,每架運輸機上都搭載了由13名精銳士兵組成的空降引導小組。
這26架運輸機肩負重任,將提前把這些身經百戰的空降引導小組秘密投送到諾曼底後方的預定區域。
這些精英小分隊的核心任務,就是在大部隊正式開始空降作戰之前,在地麵上精準設置各類信號標誌和引導裝置,確保後續主力部隊能夠準確降落在預定地點上。
隨著第一批空降引導小組開始行動,所有參與行動的官兵都清楚地意識到,此刻已經沒有任何回頭的餘地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唯有義無反顧地勇往直前。
由於行動規模較小且計劃周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這些訓練有素的空降引導小組就全部順利地從運輸機降落到預定區域的地麵上。
當他們落到地上的時候,敵人探照燈還在不停的搜索。
8月8日淩晨0:45分,規模龐大的空降主力部隊開始行動。
美軍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和英軍第6空降師的主力部隊,搭乘1200餘架運輸機和滑翔機,在夜幕的掩護下浩浩蕩蕩地起飛。
淩晨1點整,諾曼底沿岸部署的德軍先進防空預警雷達提前發現了盟軍龐大的空中集群,隨即向所有防空部隊發出了最高級彆的戰鬥警報。
1:15分,盟軍龐大的運輸機群開始飛臨諾曼底上空。
刹那間,地麵上無數盞大功率探照燈同時亮起,刺眼的光束如同惡魔的眼睛一般在夜空中來回掃視。
一旦被這些致命的光束鎖定,笨重的運輸機將立即麵臨無數高射炮的密集火力攻擊。
美軍第82空降師的師長李奇威少將親自坐鎮,搭乘編號為-47的運輸機跟隨主力部隊一起行動。
當他所乘坐的飛機飛抵諾曼底上空時,眼前的一幕略微感覺絕望。
地麵上突然迸發出無數耀眼的火光,從狹小的懸窗向外望去,整個夜空似乎都在燃燒閃爍。
炮口噴射的烈焰、探照燈刺眼的光束、高射炮彈爆炸時產生的刺目白光,這些致命的光線交織在一起,將龐大的運輸機群完全籠罩其中。
由於納粹守軍早已接到警報並進入最高戰備狀態,他們的反應速度快得驚人。
當盟軍運輸機群飛臨頭頂時,許多訓練有素的德軍防空炮小組甚至不需要借助探照燈的指引,僅憑肉眼就能輕易鎖定攻擊目標。
因為夜空中的運輸機和滑翔機實在太多了,數不勝數。
很多飛機完全就是活靶子,納粹士兵隻恨自己高射炮的威力太小。
借著炮彈爆炸時產生的瞬間亮光,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架又一架黑色塗裝的運輸機從視野中快速掠過,每一架都承載著數十名全副武裝的空降兵。
李奇威少將坐在劇烈顛簸的機艙內,目睹前方慘烈的場景,內心焦急萬分。
統帥部出於保密考慮,並未將情報可能泄露的消息告知前線官兵,因此此時此刻的李奇威隻覺得下方納粹守軍的防空火力異常凶猛,比戰前情報預估的強度至少高出一倍。
"敵人的反應速度太快了!立即命令所有運輸機全速突破防線!"
李奇威聲嘶力竭地向通訊兵下達命令,聲音幾乎蓋過了震耳欲聾的炮火聲。
隨著運輸機群完全進入德軍高射炮的有效射程,李奇威感覺身下的飛機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
兩名經驗豐富的駕駛員額頭上布滿了豆大的汗珠,他們使出渾身解數操縱著這架笨重的運輸機,在槍林彈雨中艱難地穿梭躲避。
作為第82空降師的最高指揮官,李奇威少將雖然內心慌亂如麻,但表麵上必須維持一個指揮官應有的沉著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