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在紙上,把一步步的商業流程寫下去,包括前期的軟件部門,到後期的推廣部門。
先從江城市試點,再到春城市,繼而推動全東江省。
讓有貨車的司機加入進來,讓需要運貨的客戶,使用速速通物流的網上下單。
以及等到4G技術普及,繼而從電腦端,轉戰手機APP的推廣計劃。
再到從南到北,從北到南的多範圍覆蓋。
在重點城市先行試點,再繼而覆蓋,用地推,開城的方式,以點帶麵,全麵開花。
再到後期,可以不局限於某一個城市,而是將全省,全國變成一盤棋。
在一座城市的客戶,想要把這座城市的貨物,送到另一座城市的長途運輸。
就可以利用大數據判定的方式,選取順路的司機,解決了司機送一次貨,滿車去,空車回來,浪費時間精力和油費的成本。
這些司機在到達新城市之後,可以繼續接到新的訂單。
隻要車子在,隻要手機一直接單,那就可以一直乾下去。
前期的貨運司機,自然就可以由速速通物流的貨車司機們兼職。
等到後期,全國一盤棋,生態自循環,隻要解決好用戶和司機之間的平衡問題,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搶占全部市場,隻是時間問題。
最後一步寫完,蘇陽直接遞給了邊振國和肖軍。
計劃是給出了,這絕對是一條可以成功的通天大道。
後世的貨拉拉公司,從A輪到B輪,一直融資到F輪,光F輪一次的融資,就募集超過一百億,總估值,更是一度高達六百億元!
隻要速速通物流這麵,能跑通模式,籌集到一群骨乾力量。
那後續的融資問題,完全可以由他來負責,2009年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好的項目,是永遠不會缺錢的。
邊振國和肖軍看著蘇陽遞過來的商業計劃書,隻覺得跟看天書一樣。
他們都將近四十多歲了,放在2009年來說,那也是六零後了。
他們出生的時候,沒有互聯網這東西,連電話都是新鮮玩意,小時候餓過肚子,有種過地的,有在廠子裡有份正式工作的。
隻不過後來膽子大,才下了海,肖軍自己拉了個車隊,負責幫人運貨。
邊振國自己開過物流公司,要不是被死了的那個敖廣孝弄破產了,他現在應該也快退休了。
蘇陽跟他們說的這些什麼網頁,互聯網,什麼體係,他們的確是有點糊塗。
不過隻要下功夫,肯鑽研,還是能跟上時代的。
況且蘇陽的說法,他們還是很讚同的,隻要坐鎮中軍大營,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肯放權,讓這些年輕人,放手大膽去做,總會有結果的。
至於失敗了怎麼辦?
那就再換一批年輕人……
兩人細細的研究著蘇陽給出的計劃,什麼被人造謠,說他們開車的司機都是混混的事情,也就不往心裡去了。
蘇陽緊接著看向何榮發和肖軍:“你們兩個的事情,我也想到了辦法,雖然有些困難,但隻要成功了,彆說兩個省的市場,我估計,直接拿下整個北方市場,也不是什麼難事!”
何榮發和肖軍對視一眼。
直接拿下北方市場?
那極兔快遞的市值,不得翻幾倍?
何榮發眉頭緊鎖:“蘇總,您就彆賣關子了,有什麼辦法,您快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