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廷的速度出乎顏白的意料。
關於去江州墾荒的折子顏白是早晨遞上去的。
晌午的時間還沒到就得到三省六部的一致同意。
顏白成了江州都督,對江州諸縣,官員,諸事無須上報,可一言決之。
因為要去墾荒,顏白知道這事有多難。
因此,顏白在折子上提了很多要求。
錢,人才,匠人,工具,以及負責安全的大唐府兵。
出乎意料的是,三省並無像往常一樣砍掉一些,或是打個對中的折扣。
而是一絲未動,全部通過。
顏白的權力得到了最大的保證。
有了這些,顏白在江州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
就算有長史,那長史也隻有知情權監督權。
而沒有改動權。
消息傳到書院,高年級的學子立刻請命隨行。
如此難得的機會,不說為了今後自己的晉升,出去看看也是極好的。
顏昭甫被顏白安排專門負責這個事。
他挑人的手段很簡單,優先挑選長得胖的。
身體不好的不行,就怕走到半道身子吃不消,病死在路上。
等把這一批人挑選出來之後再挑選有才學,有手段的。
家裡有背景的優先。
顏昭甫還特意說了,可以把家裡的族人,子嗣,親朋多帶一些。
去了那邊可以分得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簡單的說,你開出來的地就是你自己的。
前提是工具種子得你自己攜帶。
土地承載了所有漢人對未來的希望和對生活的情感。
顏昭甫口中的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讓這些人幸福的快要暈過去。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以地為根。
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無論是從物質層麵,還是家族傳承方麵都是重中之重。
有因地而興者,也有為地而亡者。
更有背井離鄉遠走他鄉而又念念不忘者。
所有的一切根源都是土地。
有自己的土地,才算有個家。
所有人心裡最深處就是希望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
然後把這一塊土地種上糧食,種滿蔬菜。
沒有人不喜歡土地。
沒有人不知道南方有大片未開化的土地。
但所有人都知道,若無一個強力的後台,若無朝廷的政令。
他們這些小家族去那邊開墾土地那是在玩命。
當地也有人,自然也有利益的對碰。
家族本來就不大,鬆開拳頭去做事就是取死之道。
緊抱大腿才是真理。
大家族對此事不稀罕,他們不為所動。
黃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灌溉以及廣闊的平原,他們很早之前就占據了大片的優良土地。
何必去南邊吃苦呢?
還這麼遠,簡直是得不償失。
小家小戶的羨慕,但也隻是羨慕,實在沒有能力跟著去。
所以,這事全部落在那些不大不小的家族身上。
在樓觀學求學的軍戶子弟反應速度是最快的。
在他們的心裡先生是自己人。
基於這個原因,短短的一天之內,曲池坊外麵站滿了排隊的人。
在長安周邊,他們做不到良田百畝。
但他們都知道,隻要去了南邊,隻要有手。
這個目標還是能達到的。
而且,朝廷派顏郡公去南域。
那就代表著朝廷的政策在今後的數十年裡會對此處傾斜。
會多出很多的官位。
雖說比不了在長安當官。
但能有個一官半職,那也比現在強。
大唐周邊沒有敵人了,再想跟著當初一樣靠著軍功過好日子明顯是不可能了。
沒有傳國的勳位。
隻能一代比一代差。
就算有戰事,這麼多人,誰敢保證一定輪的上自己?
如果去西域,顏白倒是希望把這些人全部帶上。
拿掉旗幟,戴上麵紗,走一路,搶一路,回來全部都富。
可這是去南域開荒的,要的是治理人才,要的技術型人才。
不是這些渴望拿著刀子砍人收集耳朵的殺才。
顏白隻能狠心把那些想立功的人排除掉。
那些家裡子嗣多的優先選。
算是給他們分家,也算是多一個機會。
負責安全的府兵顏白隻選了一千人。
在大唐境內,一千人已經很多了,再多了朝廷就不放心了。
顏白也不願自己做個什麼都要被人監視著。
書院這邊顏白挑選了五百人。
五百人就是五百個名額,也就代表著五百個家。
看著不多,細細一算也是好幾千人了。
東西兩市顏白也動用少府監的權力通知了下去。
大唐看不起商賈,但朝堂之上誰也不敢說斷絕商賈。
這一群人雖然說是以賺錢為目的,但對於大唐的發展是有目共睹的。
商人的嗅覺是最敏銳的。
他們因為身份在長安被官員“壓迫”。
消息一下來,他們就推薦出來了話事人。
他們知道,朝廷需要他們的能力,他們也需要朝廷給予的幫襯。
這個生意前期肯定是會虧錢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就跟當初的泉州一樣,所有的基礎設施和最基礎的以物換物都是他們一點點的從外地運來的。
但這個機會所有人都希望握在手裡。
當初第一批去泉州的那些人,現在哪個在泉州沒有一兩個山頭,沒有幾百畝地,沒有個十多間鋪子。
這都是長久的利益。
如今江州要開發,還是緊挨著彭蠡湖。
走大運河入長江可以直達,貨物可以輕鬆的覆蓋二十多個州府。
往西能直達大城嶽州,往東能達揚州,蘇州,杭州。
江州居中,三點一線,以點擴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