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西域的商道上奔馳的駿馬多了起來。
封李厥為中山王的信使和從西域前往長安的紅翎信使交錯而過。
長安的太極殿,李承乾坐在最高處。
一封封的急報在諸臣手裡傳閱。
原本以為不會發生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遼東高句麗突然收縮兵力,開始龜縮,積蓄力量。
到處遊走的斥候軍裡麵,突然發現了新羅人,倭奴人。
也就是說他們三者已經全部聯合了起來。
逐一擊破已經是不可能了。
朝廷需要改變對遼東的軍事政策。
遊曳在海麵上的倭奴人的船隻也越來越多了。
在西邊西突厥也已經舉兵造反了,草原上的各部像是突然消失了一樣。
偏居一隅的吐蕃也派出三萬人下了高原。
聚集在那裡,似乎在等著什麼。
吐蕃蹲在那裡就像是一個旋渦一樣。
把西域的那些來不及離開的部族強橫地吸收到它的肚子裡麵。
吐蕃是三萬人下高原,如今已經快五萬人了。
多出來這兩萬人在非戰時是輔兵。
一旦開戰,這些人就是替死鬼。
專門用來消磨大唐的騎兵和火藥的。
這是祿東讚的第一道計謀。
如今,這群人已經開始威脅到了商道。
就連路過的信使,他們都敢圍堵了。
為了讓西域的消息不斷絕。
蘭州都督長孫家慶已經分兵五千開始沿途巡邏了。
隨著軍報傳開,大家看完。
大殿也慢慢的安靜了下來。
先前大家都覺得顏白統管的兵部對未來局勢的推算過於捕風捉影。
過於杯弓蛇影了。
如今看來,顏白的擔憂是正確的。
顏白沒有承認這是自己的功勞。
顏白之所以知道這些並不是因為他很聰明。
是因為少府監有一大批實習的書院學子。
他們通過統計商隊收益的數據來獲取信息。
數據不會騙人。
從而有了猜測。
這根本沒有什麼複雜的。
在大唐年輕人的思想裡,大唐周邊隻要有人。
隻要這人和自己長得不一樣。
他們就會自動把這些人想象成敵人。
常常思考著怎麼去殺敵,怎麼去立功。
李靖抿了一口苦澀的藥,輕輕歎了口氣。
人的名,樹的影。
聽的李靖的歎息聲,大殿更安靜了。
大家都知道,李衛公這是要說話了。
李承乾見狀趕緊道:
“衛國公是軍中無敵的智將,父皇一直告誡我要多聽你的。
如今這局麵,不知國公怎麼看?有什麼好的建議。”
李承乾很儒雅。
李承乾說話和李二不同。
李二說話比較硬。
作為大唐軍功最盛的人,驕傲和自信已經浸潤到了他的骨子裡麵去了。
沒有人覺得不對,也沒有人心裡不舒服。
作為兒子的李承乾說話就軟一些,很謙虛。
李靖很受用,笑道:
“陛下,其實臣倒不是很擔心遼東。
臣最擔心的是吐蕃。
按照目前的局勢,臣認為此次吐蕃領軍之人不簡單。”
李靖指著掛起來的地圖道:
“陛下你看,他屯兵不動,青海的席君買就動不了。
所以席君買現在被死死的咬在那裡不能動!”
李靖輕輕歎了口氣繼續道:
“陛下,席君買的人馬動不了,那威懾這片土地最大的力量就沒了。
那些部族的膽子就會越來越大。
開始劫掠,開始威脅商隊和信使了!”
“不說為了商隊,為了不失去西域的消息,蘭州的府兵必須動。
蘭州這一動,吐蕃的目的就達到了。”
李承乾認真的點了點頭:“疲敵之策!”
李靖深吸了一口氣:
“所以,臣斷定吐蕃這次領兵之人一定很厲害,
他驅使其他部族為盜匪在雪域肆掠。
圖謀的就是讓我們自亂陣腳。”
李靖說的太急,發出一連串密集的咳嗽聲:
“陛下,十斤糧草從長安出發,到將士們手裡最多剩下三斤,吐蕃的目的就是如此。”
(pS:《舊唐書》中有記載當年李靖征突厥的時候,後勤隊伍從山東將糧食運到河套用了2個月的時間,而等到糧食到戰場的時候,90%已經被消耗完。)
褚遂良聽完輕聲道:
“如此說來,西域要增兵?”
來濟聞言冷哼一聲:
“西域有安西軍三萬,琅琊郡公鐵騎三千。
再加上沿途各城的將士,整個西域不下六萬府兵!”
“增兵?是把北部草原的兵派過去?
還是把遼東的將士抽出來派過去?
如此多的人馬,糧草何以為繼?”
褚遂良聞言立刻反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