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上元日過後。
朝堂迎來了開年以來的第一次大朝會。
朝會一如既往的熱鬨。
三省六部的官員一點卯就麵臨著打仗帶來的各種難題。
民生,春種以及安置。
從去年年末的官員述職來看。
諸多州府官員最大的難題就是糧食的問題。
都不想從本州府的府庫裡麵出糧。
如今的大唐就像是一個饕餮。
無論多少糧食運出去,上頭還是喊著不夠,不夠……
州府建設道路、橋梁、水渠,河道的護理錢也在朝廷強橫的命令下停止。
錢財全部變成了糧食,朝著遼東運去。
李承乾很清楚大家在吵什麼。
打仗打的就是後勤,說白了就是糧食。
如今突厥、吐蕃、高句麗、倭奴、百濟,還有那蠢蠢欲動的契丹和薛延陀。
邊境線上除了南域安靜之外,其餘四周都在打仗。
西域太遠,供需不上。
席君買那邊的一萬多人馬總得吃喝吧。
如今李績已經去了遼東。
登州口岸的船帆密密麻麻。
所有江船都被征調,沒日沒夜的運送糧食。
如果光是運糧就好說。
可這不僅僅是運糧這麼簡單。
這打的是滅國戰,也不知道要打多久。
江船的吃水深度較淺,便於在內河停靠和穿行。
一到大海就得加壓船石。
不加壓船石,卸船之後就回不來。
等到了登州,壓船石又得搬下來。
然後江船沿著江河去更遠的地方征調糧食。
乾活的都是百姓。
山東道的百姓學問高,燕趙之地又多豪俠。
如此忙碌,再加上背後的世家陰陽怪氣。
這地方漸漸有了民憤。
天下亂不亂,山東說的算。
如今這朝堂雖然說的不是這個事情,但句句所指這個事情。
李承乾知道,事情的根本就是如此。
山東安,則天下安。
朝堂慢慢的安靜了下來,李承乾知道已經有了結果。
接下來又該自己定奪了。
所以,結果的好壞也該由自己來承擔。
長孫無忌越眾而出,低頭道:
“陛下,轉眼就要開春,遼東戰事在即。
戶部已經無多餘的糧款繼續支持遼東的戰事,請陛下知!”
李承乾點了點頭:“嗯,戶部的折子我看了。
糧款出入很清晰。
剛才為這事大家也商量了半天,可有法子?”
“有!”
“說來聽聽!”
長孫無忌抬起頭,看著李承乾低聲道:
“提高賦稅!”
李承乾猛地一愣,不可置信的看著群臣道:
“這就是你們想出來的法子?”
長孫無忌繼續道:
“陛下,天下連續七年大熟。
自貞觀四年起朝廷也未曾增加賦稅。
百姓家有餘糧,稍微加一些,就足以破目前的困境!”
“大家都這麼認為麼?”
“回陛下,這是大家商議出來的法子,拿出來隻是再議一下。
之後三省會再審議一次,最後才會呈在陛下案前。”
長孫無忌的話音剛落,孔惠元就走了出來,直接道:
“陛下,臣家裡一百七十餘口,食邑五百戶。
家裡有餘糧,臣拿不出來什麼法子,臣願意捐出來。
散朝之後臣就會拉到東市的糧庫裡。”
孔惠元這麼做不是為了這王朝。
孔家見過太多更替的王朝。
孔惠元隻是不想看到小十一哭。
他不想因為戰事不利,李厥死在西域。
那時候,小十一怕是會哭死。
他隻是為了故人,來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孔惠元知道他會遭到很多人記恨。
不過他覺得無所謂。
恨,他們也不敢說出來。
恨也不敢把自己怎麼著。
真要有本事,就把自家老祖宗寫的書燒掉。
獨孤家也站出來了人,緊隨其後道:
“陛下,臣做不了雪中送炭,那臣就錦上添花。
臣族中之人,已經把糧食全部運往蘭州!”
顏韻深吸了一口氣,咬了咬牙,低聲道:
“陛下,書院這邊臣可以緊一緊,也能籌集一些糧食。
等散朝之後我便回去,再跟百姓說一下,從百姓那裡借一些!”
李承乾聞言直接擺手道:“書院糧食不能扣減!”
李承乾看出來顏韻的為難。
他從妹妹小兕子的口中知道書院的流程。
顏白封地二千戶,實際隻有一千七百戶。
自己幾個弟弟也在書院混日子。
他們說的和小兕子說的沒有任何區彆。
李承乾記得顏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