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臉上都露出久彆重逢的笑容。
“晚上咱們可要好好地聚一聚!”
“沒問題啊,依我看,不如這樣,買上好酒好菜,然後到鐵生家,痛痛快快地聚一場。”
“好,就這麼說定了!”
古樺說“到時候,我一定要跟你聊一聊那個‘文學的根’,你知道嗎,因為這個,少恭這幾個月,沒少去湘西采風,尋找湘楚文化。”
“是嘛!”
方言大為意外。
古樺點了點頭,“他去了你說的那個苗寨,回來就跟我說,自己找到了還活著的湘楚文化,然後又去了湘西那侗、瑤、土家族……”
兩人正談著,背後突然傳來熟悉的聲音。
“你們在聊什麼呢?”
“丁鈴先生!”
方言和古樺回過頭,就見李堯堂領頭,左右站著沈叢文、丁鈴、李清泉、徐鋼等人。
“巴老好!”
“李老好!”
“……”
看著他們禮貌地打招呼,李堯堂轉頭望向丁鈴,“老丁,我如果記得沒錯的話,他們兩個是文學講習所的同學吧,都是第……”
“第五期的學員。”
丁鈴笑道“說起來,文學講習所的創作班已紅恢複了好幾屆了,但要說成績,還得是小方、小古他們這第五期的學員最優秀了。”
“到底是五期生嘛!”
李清泉、徐鋼等講習所的人聽到這話,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滿臉笑容,畢竟,這五期的學員裡一下子出了兩個茅盾文學獎得主。
“剛剛你們在討論什麼呢?”
丁鈴作為文學講習所的創辦者和首任校長,看向方言這兩個學生,目光中充滿欣慰。
方言於是如實地相告,說得滔滔不絕。
“我所說的,不是一種戀舊情結和地方觀念,也不是停留在方言、歇後語之類的使用,而是重新認識民族文化,重新審視腳下的土地,回顧這些,也許會有了新的文學覺悟。”
“所以你才會提到‘嶺南文學’、‘粵味’,才會寫跟嶺南文化有關的武俠。”
沈叢文和萬佳寶等人互看一眼。
“武俠!?”
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的人,無不驚訝。
“岩子,你怎麼會想到寫武俠呢?”
徐鋼疑惑不解。
方言看他急切的樣子,就像看到武俠裡,名門正派的長老看到最得意的正道弟子,忽然投身於魔道邪教一樣,立刻解釋了一番。
此武俠,非彼武俠。
自己搞的既不是民國鴛鴦蝴蝶派的武俠,也不是香江新派意義上的武俠。
而是基於華夏武俠文化的曆史。
叫殲十改,不,叫“曆史文學”的變種。
“小方那本的,這些天,我也抽空看了下,準確地說,是披著武俠皮的曆史。”
李堯堂語氣和善,連連稱讚。
丁鈴道“聽小方這麼一說,我倒想看一看這部武俠。”
“我也是。”
李清泉饒有興趣,好奇方言和《十月》作為魔幻現實主義的推手,竟然沒有在“魔幻現實主義”上深入,推出一係列的代表作品。
“李老,其實‘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內核,恰恰跟我提到的‘文學要紮根在民族地域文化’的觀點,是不謀而合。”
方言環顧四周,清清嗓子。
古樺看到他麵對著文壇一眾巨佬,毫不怯場,從拉丁美洲豐富多樣的神話和民俗傳統,說到拉丁美洲藝術中的魔幻和現實性的特點。
“正是有這樣的民族文化土壤,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才得以在拉美這片土地上紮下根。”
“也因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拉美的神話民俗文化傳統才能一直被繼承和發揚。”
“所以,比起去學魔幻現實主義的‘皮’,我想先去學魔幻現實主義的‘神‘,想著怎麼把文學,紮根在華夏民族文化這一片土地上。”
方言嗓子發乾,喉嚨微微沙啞。
“不錯,說得不錯。”
沈叢文不無感慨,說自己編寫《華夏古代服飾研究》的時候,時常會有這樣一種思考。
“一個民族自己的過去,是很容易被忘記的,也是不那麼容易被忘記的。”
此話一出,眾人都沉默了。
“是啊,魯迅先生曾經說的,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華夏才有真進步。”李堯堂道,“這個魂,就叫‘民族魂’。”
見眾人議論紛紛,方言道“巴老說的是,就像魯迅先生還說過,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李堯堂、丁鈴聽到他引用魯迅先生的話,一個個全都會心一笑,紛紛把目光投向於他。
眼裡都有一種自家的孩子長大的感覺。
這就是茅公的關門弟子!
同樣,也何嘗不是自己的記名弟子!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