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和方逸花也在!
“有傳聞說,邵氏影業近來一直在收縮業務,減產停工,計劃要把旗下的資產和院線轉賣。”
自稱是《香江文彙報》的記者提問道:“請問邵先生,傳聞是否屬實?《寶貝智多星》會不會成為邵氏影業麵向廣大香江市民的最後一部電影?”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任誰都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大的膽子,敢當著邵逸夫的麵問這個問題!
方言和方逸花對視了一眼,顯然隻有他們這些知情人才知道,這些媒體都是他們特意安排的。
邵逸夫早有準備,笑容中帶著一絲的苦澀:
“當然不會!”
“邵氏影業從成立起,在香江經曆了那麼多年的風風雨雨,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香江影迷們,很多60年代、70年代,甚至是80年代的人都是看著邵氏電影長大變老的,不僅僅是對我,也是對他們來說,邵氏的電影承載著他們的年華記憶,如果他們還看不厭我們的電影,那邵氏就一直拍下去。”
“讓邵氏電影繼續為香江廣大的觀眾帶來歡聲笑語、熱血沸騰……”
聽到這番慷慨陳詞,方言眉毛上挑,很是滿意,不枉費他請《香江文彙報》的自己人來打配合。
這麼做的目的,自然是打感情牌,就像“我們都欠周星池一張電影票”一樣,雖然不能照葫蘆畫瓢地來一出“我們都欠邵氏一張電影票”,但是可以把邵氏和《寶貝智多星》捆綁,搞情懷營銷。
沒人能比方老師更懂營銷,雷布斯來了都得交學費!
…………
在采訪邵逸夫和方逸花期間,其餘的媒體也沒有閒著,爭先恐後地向方言和龔樰提問。
“方先生,您為什麼會選擇和邵氏合作呢?”
“盛情難卻。”
方言一臉嚴肅地說,其實一開始邵逸夫和方逸花來找他合作拍電影,自己是拒絕的,因為,邵氏影業不能讓他拍,他就馬上去拍,因為自己不能粗製濫造出一部爛作,這樣觀眾出來一定會罵他。
不過,邵逸夫和方逸花最後還是說服了自己,因為哪怕是邵氏影業再艱苦再困難,也依舊希望能給香江全體市民一份聖誕禮物,於是他就答應了下來,而且要拍就要拍聖誕合家歡主題的電影。
看著他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龔樰抿了抿嘴,畢竟經受過專業的訓練,一般不會笑。
“寫劇本的時候,我們就堅持幾個原則,一定要是從3歲到80歲都可以看的,一定要有歡樂喜慶的氣氛,一定是大團圓的結局,還有銀幕上的演員最後一定要向觀眾獻上聖誕祝福的。”
方言道:“所幸不負六叔六嬸的所托,也希望廣大的香江觀眾們能夠喜歡這部電影。”
“今年票房最高的電影是《夏日福星》,請問方先生有打算要超越這部電影的票房記錄嗎?”
人群之中,突然冒出一個聲音。
“這部電影隻要能賺錢、能博大家一樂就行,多少其實無所謂。”
方言笑了笑,“當然,如果有幸能超過《夏日福星》的票房,那自然再好不過,這就證明了《寶貝智多星》這部電影真的合大家的胃口,我想鄒老板和嘉禾到時候肯定也不會介意被超過一把。”
在邵氏影業情懷營銷的加持下,在鄧麗筠量身定製的聖誕歌助攻下,在媒體開足馬力地宣傳下,《寶貝智多星》憑借自身過硬的質量,首映當天就斬獲了百萬港幣的票房,其爆笑的情節,在影評人的渲染和第一波觀影人群的口口相傳,儼然形成了口碑效應,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電影院。
尤其是在第二天的聖誕節,就算是大冷的天,也難以阻擋香江市民的觀影熱潮。
邵氏院線旗下的電影院門,開始大排長龍,買票進場的觀眾絡繹不絕,方逸花在和方言商量以後,果斷地派出TVB的記者對現場的觀眾進行采訪,搶在晚上的黃金觀影場次時間之前大加報道。
同時,也在《430穿梭機》等節目裡加大了對周星池、謝霆峰的曝光和宣傳。
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有一部適合兒童觀影的合家歡電影上映,而且口碑絲毫不遜色於《最佳拍檔》和《福星係列》,於是要麼是在孩子們主動的要求,要麼是家長把看《寶貝智多星》視作給孩子額外的聖誕禮物,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到影院觀看,甚至是呼朋引伴,出現了“人傳人”的社會現象。
以致於,全港城的人都知道了電影院正在放一部非常歡樂搞笑的片子。
一有空的話,很多人都是提前買了票,然後全家人一起去看。
邵氏的院線經理考慮到影院的接納能力,於是以“多線聯映”的名義,跟嘉禾、金公主等老對手合作,把這部電影同時過檔到其他院線上映,有錢大家一起賺。
短短5天的時間,《寶貝智多星》就以超級黑馬的姿態,轟下了1000萬港幣的票房。
在報紙上看到如此成績的皺聞懷,臉色變了又變,連連感慨道:
“我記得阿龍當年的《師弟出馬》,花了三四十天才突破了1000萬票房的大關吧?”
“準確地說是36天下映,當時的票房是1102萬。”
何冠倡追憶了起來,“不但打破了香江的電影票房紀錄,還是第一部將票房提高至千萬元以上的電影,也是阿龍加盟嘉禾的第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真的是意義非凡呐。”
“是啊,誰能想到才過了5年,一部電影隻需要5天就能快趕上《師弟出馬》了!”
皺聞懷道:“方生的這支筆好厲害啊,之前的一筆寫出的《黃飛鴻之壯誌淩雲》,剛剛創下功夫片最高的票房紀錄,這一筆的《寶貝智多星》,就刷新了最快達到1000萬票房的時間紀錄……”
“照這個漲勢下去,隻怕《夏日福星》年初剛創造的票房紀錄,可能也要保不住了。”
何冠倡搖頭失笑道。
“《香江文彙報》上講,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不包含方生的稿費,才不到兩百萬港幣。”
皺聞懷拍了下報紙,“想當初我們為了拍這個《夏日福星》,投入了多少的人力、物力、財力和心血,沒想到方生就憑自己的筆杆子,就把兩部電影之間這麼多的劣勢和這麼大的差距給抹平了!”
何冠倡道:“如果能像《五福星》係列一樣拍下去,邵氏這下子真的要絕處逢生,卷土重來。”
“好在方生的這支筆並不隻歸邵氏所有。”
皺聞懷在看到《寶貝智多星》的票房成績後,越發地對檔期錯開到春節檔的《警察故事》有信心,也越發地期待後續的《虎膽龍威》,能成為程龍和嘉禾闖入好萊塢和歐美電影市場的跳板。
畢竟,香江這塊蛋糕實在太小,與其留在本土內卷窩裡鬥,倒不如去搶廣大的海外電影市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