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還要看主人,就像被鞭撻的使者所言,婁發打的不是使者的屁股,而是他袁紹的顏麵,是在明晃晃的往他臉上甩大嘴巴子。
同時使者帶回了婁發的回應:‘發所事者,明主也,如袁紹其人,韓馥舊日讓於冀州,使得其人有所成就,而袁紹竟縱容門下,折辱韓馥,馥不得已投效張邈,紹猶然不已,更遣使者令張邈誅殺韓馥,此等無情無義之人,有何可事之處。’
‘使者還報,發願為大司馬臣下而死,不願入袁紹門下求生。’
思及婁發讓使者的帶回的話,袁紹俊秀雍容的額頭上青筋不由隱隱跳動了起來,韓馥的事情,是他心中的逆鱗,畢竟韓馥讓冀州於他,對他有恩,而韓馥之死多少與他有關,世人不免以他忘恩負義,踐踏他的聲名。
當下婁發如此直白的傳話,自是讓袁紹心下殺意湧動,他恨不得此刻就攻破玉璧城,將婁發生擒,賞以五馬分屍的刑罰,以泄他心頭之恨。
沮授、逢紀、郭圖等人聽到袁紹問策,先是沮授站了出來回道:“明公,可起土山,居高臨下,發箭矢於城頭,使得蜀軍不敢據守,而後令猛卒上前,當可趁隙而下也。”
沮授道完,逢紀不甘人後,他上前一步進言道:“明公,可挖掘地道,伺機潛入城內,而後裡應外合,一舉拿下玉璧城。”
起土山、掘地道的上策為沮授和逢紀所言,郭圖隻好按著尋常的攻城手段言道:“明公,當造衝車,衝擊玉璧城牆,其城塌陷,牆崩裂,城當不可守也,必為我軍所下。”
袁紹頻頻點頭,起土山、掘地道,這都是攻城的良策,當然,郭圖所言的造衝車也是一條不錯的法子,他或可一試也。
至於選擇那位謀士的計策,在思忖了一二,袁紹轉身向著一眾謀士言道:“土山要起,地道要挖,衝車要造,吾意旬月之內,當拿下玉璧,震赫關中。”
袁紹聽取了一眾謀士的進言,他打算依仗人多的優勢,諸般手段一齊施行,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玉璧城,梟首婁發那個鄙陋卑淺的賊寇,以洗去婁發帶給他的羞辱。
第二日。
玉璧主將婁發在天色剛剛放亮的時候,見到了玉璧城南聚齊了一大批袁軍,這夥子袁軍手中或是拿著鐵鏟,或是拿著竹簍,隻一眼,婁發就明白了袁軍的企圖——起土山。
由於袁軍人數眾多,一座土山很快就平地起高樓般出現在了婁發的眼前,待到晌午時分,土山的高度更是與玉璧的城高平齊了。
‘人多力量大,起土山都如此的快。’見著袁軍的進度非凡,婁發心下感喟了一聲,就眼下的情況來看,說不得明日土山就將超過玉璧城的城樓高度,到時候袁軍就可在土山上架起強弩,發射箭矢。
麵對袁軍這等迅猛崛起的土山,婁發想了想,他著人取來堆積在城內的木材,著士卒開始加高城樓,以避免落得被袁軍居高臨下的結果。
時間一晃又是一日,當督造土山的顏良來到玉璧城南時,他忽的發現玉璧城南的兩座城樓,似乎比起昨日更高了一些。
擦拭了一二睡眼朦朧的雙眼後,顏良倒吸了一口冷氣,城樓升高不是似乎,而是的確比起昨日更高了些。
“造瘟的蜀軍。”顏良指著玉璧的城樓厲罵了一聲,而後他責令士卒加快進度,將土山堆積的更高些,以求超過玉璧城的城樓,好居高臨下攻打玉璧城。
隻是當親力親為,督促士卒加高土山的顏良,在日暮時分登上土山時,他發現,比起玉璧的城樓,他的土山還是矮上了一丈,而當下土山的高度,卻是他根據早間玉璧城樓的高度推算出來的,本該是他的土山高上玉璧城一丈才對。
不用多想,顏良得出了一個答案,那就是婁發也沒有閒著,在他今日加高土山的同時,婁發也在加高玉璧的城樓。
望著始終高於土山一丈的玉璧城樓,顏良神色有些沮喪和挫敗,他掃了一眼西山的落日,歸林的倦鳥,不得勁的下了土山,向著營寨的中軍行去。
在路上,顏良撞見了負責挖掘地道的張郃,他向張郃打探起了地道的挖掘進度。
一張國字臉,眉宇甚是端正的張郃回道:“地道挖掘不易,雖是郃日夜督促士卒挖掘,但距離挖通還有一段時間……隻是……”
張郃神色憂然了一句:“婁發非是庸將,某擔心挖掘的地道的事情被蜀軍偵知,蜀軍於城內挖掘溝壑以作預警,到時候我軍就算挖通了地道,也將是往蜀軍的陷阱裡鑽。”
“當是不會。”顏良不以為然道:“我軍挖掘地道,白日於營帳內挖掘,蜀軍哪裡能窺見的到,而夜間燈火晦暗時方才運出泥土,蜀軍即非神目如電,又豈能知之。”
張郃略是安心的點了點頭,他朝顏良問了一句:“顏將軍,土山今者造就如何?”
顏良聞言歎息了一聲:“某加高土山一尺,蜀軍就加高城樓一丈,到如今土山還是比蜀軍的城樓矮上一丈,不得拿到居高臨下的優勢,隻望地道能有一二奇效,能為我軍攻破玉璧。”
接下來數日,袁軍一方麵晝夜攻城,一方麵還在不斷加高土山,欲同蜀軍的城樓比個高低,再一方麵袁軍的地道挖掘到了玉璧城樓的下方,就將掘進玉璧城內。
是夜,百餘名精銳的袁軍士卒下了地道,從地道向玉璧城摸去,隻待挖通最後數米的地道,就從地道越出,向城門殺去,然後打開城門,迎入大軍,奪得先登的大功。
然,當袁軍開始挖掘時,一鏟下去,麵前的土石轟然倒下,他探出頭去,發現一條溝渠赫然出現在了他的眼前,同時他和守在深溝邊上的蜀軍對上了一眼。
‘中計了。’這名袁軍向著身後的兄弟傳遞起了信息,蜀軍早已在城內挖掘了深溝,他們的地道奇策卻是無用武之地了。
情知中計的袁軍開始撤離,但蜀軍豈會讓袁軍這般簡單的撤離,隻是蜀軍並沒有下入地道追殺,隻是往地道中投入木柴並澆上桐油點燃,然後借助牛皮囊往地道內鼓風。
烈火濃煙,頃刻間吹入地道,向著地道內逃離的袁軍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