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議定後,婁發照常守禦玉璧城,甘寧領著三千人馬踏上了追擊袁軍的道路,一路上,他將斥候遠遠的撒開,時時刻刻了解周遭的情況。
很快,甘寧發現了一支撤退速度較慢的袁軍,他立即著甘九、甘十三統一曲之卒上前邀戰,憑借著麾下精卒的戰力,甘九和甘十三輕易擊散了這支袁軍的陣型。
而甘寧見狀,他心下意動,就要投入後備軍力上前的時候,一支裝備精良、手持大戟的袁軍返回了這裡,前來救援起了落難的友軍。
“大戟士。”甘寧閱覽過河北名將、精兵的諸般詳情文書,知道袁紹麾下大將張郃,手下有一支使用大戟的部隊,戰力十分強悍,所向無有敵手。
但甘寧自認麾下錦帆遊俠兒的戰力也是天下無當,他一顆戰心熊熊燃燒了起來,握緊了手中的環首刀。
兩強相遇,大戰一觸即發。
……
許都。
“吾記得上次會議商討襲取鄴城一事,沒有請袁紹的人參加吧。”
曹操的語氣中透著不解和納悶,而這來源於於當下河北遞來的一樁消息:“為何如今鄴城風言風語傳了個遍,傳吾將領兵襲取鄴城?”
兩軍交戰,最要緊的是了解對方,知曉對方的根底,同時遮掩住己方的真實情況,避免敵方了解己方的根底。
此等軍國大事,關乎於生死,自是容不得一點馬虎。
可讓曹操心下發怒的是,他前麵才剛剛同荀彧、程昱、郭嘉等人商談趁著袁紹發兵河東,黎陽、鄴城空虛,將兵襲取鄴城,坐收漁翁之利。
下一刻,曹操就收到了鄴城間細遞來的文書,說是鄴城街頭巷尾,老弱婦孺都知道他這位司空有圖謀鄴城的想法。
‘有人走漏消息,與會之人有袁紹的間細。’這是曹操的第一想法,他也是第一時間招來了上次參加會議的人,目光淩厲的一一掃過,希望能從諸人的臉上瞧出端倪。
隻是念到這些人都是追隨他多年的老臣,如程昱、毛玠,又不少人是放棄了追隨袁紹轉投於他,如荀彧、郭嘉,因此與會之人,應當不會做出背叛他,有泄露機密於袁紹的可能?
不過人心隔肚皮,在經曆了張邈、陳宮叛亂的曹操,他的猜忌心理被放大,除了曹氏諸將,以及幾個心腹之人,他看誰都是秉著猜忌的目光,是故他心中的猜忌還是沒有放下。
荀彧見曹操臉上露出了猜疑之色,他寬解道:“明公,愚意鄴中傳言明公領兵襲取鄴城一事,當是劉璋所為也。”
“今者袁紹統兵十萬,發兵河東,攻伐河東諸縣甚急,劉璋為之困擾,必思破局之計……而袁紹大軍遠征河東,所憂者無非明公也,以明公據有中原,毗鄰冀州,若是明公統兵以向鄴城,袁紹後路將斷也。
“故而多半是劉璋傳出謠言,藉此使得袁紹生懼,不敢久留於河東征伐,好解開河東之圍。”
曹操眸色中猜疑之色稍稍散去,荀彧的話是一個合理的解釋,關中的大司馬劉璋有理由,也有需求去做這件事情。
然而劉璋這般去做,卻是壞了他的大事,曹操咬了咬牙,頓覺有點頭疼,袁紹大軍兵發河東,鄴城空虛,多麼好的戰機,若是為他所握,說不定能一戰而定河北。
可如今,在劉璋散播流言的情況下,鄴城必然有了防備,黎陽的守禦多半得到了增強,他也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若是要輕鬆拿下鄴城,乘人不備是必要的前提,在黎陽、鄴城有防備的情況下發兵攻打,恐將頓兵堅城之下。
到時候袁紹還師鄴城,十萬大軍歸來,禍事不小也。
“有此流言,鄴城必有防備,襲取鄴城一事不如止息,不知明公意下如何?”荀彧給出了一個建議,在戰機消失的情況下,襲取鄴城的事情隻能放上一放了。
“嗯。”曹操頷首,隻是他自知這段時間整頓兵馬的動作,多半袁紹會偵知到,而以袁紹的脾性,說不得會調轉槍頭,向著他捅來。
至於為何,曹操心下清楚的緊,在袁紹勢大無雙的情況下,又袁氏四世三公,於朝堂浸淫日久,門生故裡遍布天下。
目下天子劉協雖是在他的手裡,可底下的公卿,州郡的官吏,多半是心向鄴城,又向鄴城遞去表明誠心的書信,尤其是袁氏起家的汝南之地,就等著袁紹大軍南下,卸去曹氏的旗幟,轉為豎起袁氏的旗幟。
所故,曹操明白,他的一舉一動,每一步踏下,許都都會有數封來自不同人手裡的書信,往袁紹的手上遞去,他整頓兵馬、將襲鄴城的舉止,袁紹當是知之無疑。
“明公,今者河東遞來消息,言是河東進入八月後,秋雨連日,袁紹對玉璧城的攻伐停了下來。”郭嘉憂心了一句道:“以袁紹的為人,遇到艱難險阻,多半會生出退卻的心思,加上鄴城傳言明公襲鄴之事……”
“愚意袁紹顧忌後路,又攻伐玉璧不利,將還師鄴城,來日兵發所向,恐是向著明公而來。”
曹操沉重的點了點頭,夏收後袁紹和劉璋交兵於河東,那時候他聞之大喜,蓋袁紹和劉璋皆是他的勁敵,也是他逐鹿中原唯二的敵手,而袁紹和劉璋廝殺交戰,他可作壁上觀,收漁翁之利。
然麵對袁紹的大軍臨境,劉璋一方單據守爾,沒有一戰定乾坤的膽魄,導致戰事掀起的波瀾不夠大,曹操也就不方便伺機下場,避免引來袁紹和劉璋的仇恨值。
隨著時間的推移,袁紹在河東阻兵月餘,攻守之間打出了真火,兵勢相交,一時間不會猝然解開,曹操自謂機會已到,他生出了襲取鄴城的心思。
可襲鄴一事還沒有提筆,鄴中流言就劫去了這一戰機,當下曹操知道襲取鄴城沒有什麼機會了,同時因為他近來為襲取鄴城做的準備,落入到袁紹的耳中,河北與中原之間將掀起一場大的風波了。
“以天子之命,錄以前後之功,嘉賞劉璋為秦王。”曹操給出了破局之策,他打算頒給劉璋秦王的封賞,讓劉璋繼續為他吸收袁紹的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