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委們品嘗蘑菇炒肉片的時候。
劉文傑已經做好了第二道菜。
是一道蘑菇炒菜心。
同樣是最常見的蘑菇菜肴。
不過他品嘗之後,卻搖搖頭,一副不是很滿意的樣子。
接著又開始奮筆疾書。
好在這次和上回一樣,同樣是將剩下的分成兩盤,分送給大廚和評委。
大廚們嘗過之後,表現與劉文傑如一,搖頭、皺眉、扶著下巴思索,反正都不是開心的樣子,與剛剛品嘗炒肉片時候完全兩個模樣。
到後來甚至放下了自己手裡的菜,湊到一起討論起來。
《新味》的高清攝像機將他們的表情拍的特彆清晰,還用上了畫中畫同屏對比。
但是討論內容,卻一個音節都沒放出來。
給觀眾們急的啊,到底有什麼可發愁的?是做壞了嗎?是不好吃嗎?
好在還有評委這邊。
評委們嘗過之後表情也不太對。
王師傅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還是笑眯眯的,問道:“這回感覺怎麼樣?跟心裡想的不太一樣吧。”
評委們有的點頭,有的搖頭,又一次開始七嘴八舌。
“口感不對勁,之前都是肥厚柔軟,這次變得軟塌。”
“細膩也缺失,有了一些粗糲感。”
“咀嚼之後,還有些鬆散,內裡也多了一分黏滑,我不太喜歡。”
“味道還是不錯的,但是有珠玉在前,相較之下缺陷被放大了……”
說到這裡,這位評委忽然想到什麼,“王老,您是不是早知道?”
不然他也秒沒嘗,怎麼就說出不太一樣這種話。
王師傅點點頭,直接承認了,“這也是特性之一,不過算是缺憾吧,畢竟沒有完美的食材。”
評委們繼續追問怎麼造成的,如何產生。
王師傅笑而不答,而是指指劉文傑那邊,“看來他們已經解決了,再嘗一道,沒準能想明白。”
劉文傑這第三次做的,同樣也是非常普通的菜,用雞肉、蝦仁、蘑菇為主料,青菜點綴的三鮮湯。
還是傳統經典版。
這一回的湯,看樣子比前兩次的都好啊,劉文傑嘗了一次之後,又嘗了一次。
然後沒用徒弟,自己端著一碗湯去到了大廚們中間,並參與討論。
其他大廚嘗過三鮮湯後,全都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高柄義還拍著劉文傑肩膀哈哈大笑。
好似難題被解決了。
觀眾們好奇歸好奇,倒是不再著急。
這不,另一份湯已經送來評委席。
評委們早就舉著勺子翹首以盼。
等湯一到,刷的圍上來,刷,盆空了……
哎呀呀,這一臉的沉醉啊,這享受啊。
都不用等王師傅開口,評委們直接就評論上了。
而且吧,風格都改了。
一個個還挺有詩意。
“湯底鮮美,口感層次分明。蘑菇帶來獨特的香氣,雞肉的肉質細嫩,蝦仁的甜味明顯,它們在湯中的味道相互補充,增加了整體的風味。”
“青菜處理的恰到好處,保持了清脆口感,且在湯中提供了爽口的對比,使得整碗湯更加清爽。”